摘要:4月25日消息,近日,前上海申花德国助教迈克尔-亨克在接受进球网的采访时,批评了中国球员缺乏创造力,训练不刻苦缺乏韧性,还嫉妒外援工资高。对于亨克的这些评价,网友们纷纷表示,“主要是中国勤奋又喜欢动脑的人基本都走高考这条路”“到了国家队,挖槽,外援在哪里,懵逼了,我该把球传给谁,带1脚。

4月25日消息,近日,前上海申花德国助教迈克尔-亨克在接受进球网的采访时,批评了中国球员缺乏创造力,训练不刻苦缺乏韧性,还嫉妒外援工资高。

63岁的亨克是德国人,1988年就开始执教生涯,曾作为德国名帅希斯菲尔德的助理教练夺得过德甲冠军和欧冠冠军。亨克曾在多家德国俱乐部担任过主帅和助教,也曾于2011年前往伊朗的德黑兰独立俱乐部执教。2018年1月,亨克来到中国出任上海申花助教,当时他辅佐的是吴金贵,在中国工作过1年。

他表示,中国球员的水平不如伊朗球员,主要是因为中国球员平时的训练不注重创造力,而只是把训练课程无数次重复,“有一些运动,比如乒乓球,这种策略有效,你重复正手击球1000次,肯定会变得更好。但是足球运动包括和队友的互动以及空间思维,这种方法行不通。”

他认为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球员韧性不够,受不了魔鬼训练,“当我向中国主教练(吴金贵)推荐更艰苦的训练课程,他总是说,‘迈克尔,这不可能,我们做不到的,球员习惯不了这个。中国人必须睡好吃好,不能训练太多。’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借口。”

谈到中超本土球员和外援的薪资巨大差异,亨克表示,中国球员虽然不会公开说,但是自己能感觉到他们是嫉妒外援的,“与此同时,你还要看场上表现,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外援的素质和态度。当时有一场杯赛(足协杯),我们的对手全是中国球员,他们在球场上十分无助,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充满疑问,‘外援10号在哪里?我要把球传给谁?’”

对于亨克的这些评价,网友们纷纷表示,“主要是中国勤奋又喜欢动脑的人基本都走高考这条路”“到了国家队,挖槽,外援在哪里,懵逼了,我该把球传给谁,带1脚?算了要失误了,要被骂死,干脆一个大脚开出去。”“翻译一下,一群善妒没能力又怕吃苦的怂包”“客观,实话”“他们嫉妒 有能力的人,我们嫉妒没能力还拿高薪的人。”“职业素养和责任心是硬伤,在他们心里足球只是获利的手段而非事业。像郑智这样态度的人还是太少”“说人话!外教:酒囊饭袋”“从小教育的问题,连写个作文都有特定结构,都走生产线,创新思维被父母,老师扼杀了,适合简单,重复的事情”“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诚不欺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