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消息,近日,前上海申花德國助教邁克爾-亨克在接受進球網的採訪時,批評了中國球員缺乏創造力,訓練不刻苦缺乏韌性,還嫉妒外援工資高。對於亨克的這些評價,網友們紛紛表示,“主要是中國勤奮又喜歡動腦的人基本都走高考這條路”“到了國家隊,挖槽,外援在哪裏,懵逼了,我該把球傳給誰,帶1腳。

4月25日消息,近日,前上海申花德國助教邁克爾-亨克在接受進球網的採訪時,批評了中國球員缺乏創造力,訓練不刻苦缺乏韌性,還嫉妒外援工資高。

63歲的亨克是德國人,1988年就開始執教生涯,曾作爲德國名帥希斯菲爾德的助理教練奪得過德甲冠軍和歐冠冠軍。亨克曾在多家德國俱樂部擔任過主帥和助教,也曾於2011年前往伊朗的德黑蘭獨立俱樂部執教。2018年1月,亨克來到中國出任上海申花助教,當時他輔佐的是吳金貴,在中國工作過1年。

他表示,中國球員的水平不如伊朗球員,主要是因爲中國球員平時的訓練不注重創造力,而只是把訓練課程無數次重複,“有一些運動,比如乒乓球,這種策略有效,你重複正手擊球1000次,肯定會變得更好。但是足球運動包括和隊友的互動以及空間思維,這種方法行不通。”

他認爲另一個問題是中國球員韌性不夠,受不了魔鬼訓練,“當我向中國主教練(吳金貴)推薦更艱苦的訓練課程,他總是說,‘邁克爾,這不可能,我們做不到的,球員習慣不了這個。中國人必須睡好喫好,不能訓練太多。’我個人認爲這是個藉口。”

談到中超本土球員和外援的薪資巨大差異,亨克表示,中國球員雖然不會公開說,但是自己能感覺到他們是嫉妒外援的,“與此同時,你還要看場上表現,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外援的素質和態度。當時有一場盃賽(足協盃),我們的對手全是中國球員,他們在球場上十分無助,一邊環顧四周一邊充滿疑問,‘外援10號在哪裏?我要把球傳給誰?’”

對於亨克的這些評價,網友們紛紛表示,“主要是中國勤奮又喜歡動腦的人基本都走高考這條路”“到了國家隊,挖槽,外援在哪裏,懵逼了,我該把球傳給誰,帶1腳?算了要失誤了,要被罵死,乾脆一個大腳開出去。”“翻譯一下,一羣善妒沒能力又怕喫苦的慫包”“客觀,實話”“他們嫉妒 有能力的人,我們嫉妒沒能力還拿高薪的人。”“職業素養和責任心是硬傷,在他們心裏足球只是獲利的手段而非事業。像鄭智這樣態度的人還是太少”“說人話!外教:酒囊飯袋”“從小教育的問題,連寫個作文都有特定結構,都走生產線,創新思維被父母,老師扼殺了,適合簡單,重複的事情”“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古人誠不欺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