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塔斯社11月6日報道,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週三在對哈爾科夫進行工作訪問期間對烏克蘭軍事裝備的生產速度提出了批評。以哈爾科夫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爲例,該廠自2009年以來僅生產了一輛坦克,而在蘇聯時期,該廠每年生產900輛坦克。

探究丨據說烏克蘭某兵工廠10年僅造出一輛坦克?

澤連斯基稱,“統計數字令我感到震驚。(哈爾科夫馬雷舍夫工廠的)經理說,他們從2009年到現在生產了一輛坦克。而在蘇聯時代,這個統計數字是每年900輛坦克。”

探究丨據說烏克蘭某兵工廠10年僅造出一輛坦克?

烏克蘭總統指出,烏克蘭約10%的國防企業都集中在哈爾科夫,並概述了這些企業工作的主要問題。澤連斯基稱,在馬雷舍夫工廠有“可怕的拖欠工資的情況,長達四年”。澤連斯基強調說,該企業的工資水平很低,工作條件不合適,“人們在室溫爲零度的房間內工作”。總統強調說,“我們像對待牲畜一樣對待人們,然後希望他們工作。”

探究丨據說烏克蘭某兵工廠10年僅造出一輛坦克?

澤連斯基還對另外一個事實表示憤慨,即烏克蘭爲其他國家生產軍事運輸車,但卻不爲自己的國家生產。他要求政府調查與國防訂單有關的情況。

探究丨據說烏克蘭某兵工廠10年僅造出一輛坦克?

正是在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使得烏克蘭境內的多個工廠開始“接私活”:它們爲其他國家生產運輸車以及武器裝備,卻對自己的國家置之不理。針對此事,烏克蘭當局已經下令,徹查國防訂單相關情況。

探究丨據說烏克蘭某兵工廠10年僅造出一輛坦克?

實際上,烏克蘭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和烏克蘭的對外政策有很大聯繫。上世紀的烏克蘭堪稱是蘇聯的兵工廠,蘇聯的航母、導彈等國之重器均由烏克蘭進行保管。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更是一度成爲全球第三軍事強國。在美國與俄羅斯的聯合打壓下,烏方開始銷燬核武,賣掉國內的所有航母,這是其國際地位直線下降,最終淪落到了現在這步田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