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又现世界级天坑群!地下600米,竟然藏着一个植物王国?

本文综合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近日,

我国又出了一个“世界级”新闻!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

在广西那坡县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天坑群。

△中外专家发现“世界级天坑群时的情景 视频/自然资源部官方微信

此次新发现的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

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的城厢镇和龙合乡,

系目前北回归线以南发现的最大天坑群。

天坑

天坑是碳酸盐岩地区形成的大型陷坑。一般指口径和深度都大于百米、容积上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形如漏斗。如重庆奉节的小寨天坑、汉中镇巴的圈子崖天坑。所有的天坑形成都与地下暗河的溶蚀作用相关。

我国的天坑主要集中

在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以及陕西汉中。

其中,广西的“天坑家族”规模最大。

国内位居前列的大型天坑群,有3个位于广西:

最大的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共有29个天坑;

其次是此次发现的那坡天坑群

第三是巴马盘阳河天坑群,发现天坑15个;

第四是陕西镇巴县的三元天坑群,发现天坑13个。

今天,知力君要带小伙伴们

一起走进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大石围天坑是乐业天坑群里最大的天坑,东西长为600米,南北宽为420米。最大深度613米,容积7500万立方米,坑底森林面积达10.5万平方米。大石围天坑外围由三座山峰和三个垭口组成,植物丰富多样。

坑外多为蕨类植物所覆盖,天坑四周绝壁上分布着针阔常绿落叶混交林植物群落,主要有短叶黄杉、大明松、福建柏、细叶云南松、鹅耳枥、苦丁茶、青冈、细叶青冈、酸枣等乔木树种。大明松生长在东峰与东垭口之间的坑边石壁上,树形雄伟挺拔、极具观赏价值。在海拔1468米的西峰顶部一带的植物多为细叶青冈和小叶杜鹃,林下遍布苔藓,生长着兰花和真菌。

硬叶兜兰

虽然大石围天坑由圈闭的绝壁围成,但植物都会利用岩层的台阶和缝隙顽强地生长着,如福建柏、酸枣树。利用SRT技术装备垂直下降大石围天坑,在绝壁上不时会看到棕树、岩黄莲以及在坑外很难见到的小叶兜兰。再往下走,我们可以看到生长在碎石坡上的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植被。原始森林分为三个层落,草本植物为底层,中层为灌木,上层为乔木。

由于坑底由大小不一的坍塌石块组成,泥土极少,地下河的水汽利用石块间的缝隙渗透至坑底森林,湿度相对较大,林下阴生草本植物几乎全部发育为阴生肉质草本形态,如鸟巢蕨、冷蕨、短肠蕨、马兰花、楼梯草、雾水葛等,其中短肠蕨类植物是比世界上与恐龙时代同期生长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还要古老的蕨类植物。

短肠蕨

坑底森林的中层由以棕竹为主的灌木层组成。大石围天坑森林中的棕竹,一般高度为4~6米,十分罕见。阳光下,参差交叉绿色透亮的棕竹叶韵味十足、十分美丽。

坑底原始森林的上层乔木主要以香木莲为主,香木莲树木粗壮、直立高耸,粗大的板根深入石缝,牢牢地挺立在坑底植被之上,多达40多棵,高度多在30米左右,胸径在1.4~2米之间,除在大石围坑底成片生长外,在坑外的环境中几乎难寻踪影。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木莲花绽放的时候,坑边可以看到坑底树上的点点白花。坑底还有好多酸枣树,其中一棵胸径达2.2米,有三人合抱那么粗。

香木莲花

看了这么多,

你是不是也想到天坑一探究竟呢?

下面来看看天坑探险需要注意什么

探险装备

单绳技术探险装备,英文简称“SRT”,由静力绳、安全带、下降器、上升手柄等器具组成,是世界上最简便而科学的探洞装备。有了它,在悬崖绝壁圈闭的天坑洞穴中也可以自由地出入,被探险家誉为洞穴探险的“高速公路”。

注意事项

大石围天坑群景区(部分天坑)在2003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对地质感兴趣的游客可以亲身感受独特的地底世界。进入大石围天坑需要借助专业的探险工具,并且接受专业训练。出于保护天坑生态环境和探险者人身安全的考虑,一般情况下并不允许游客和探险者随意进入天坑底部。天坑周围修建有观景平台,可以远观它的宏伟壮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