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記住一個城市的樣子,通常都會用看而很少會用聽,於是那些內容豐富的細節得不到關注。

作家龍應臺說過這樣一句話:

香港有很長的海岸線,但他並沒有真正的濱海文化,那樣璀璨的維多利亞海港,沒有一個地方是你可以和三五好友坐在星空下,榜着海浪海風喫飯飲酒,唱歌談心,癡迷逗留一晚的。

龍應臺

與紐約尖銳的警笛聲、開羅清真寺傳出的禮拜聲、伊斯坦布爾小巷中飄蕩的薩斯琴聲、河內滿街摩托車的轟鳴聲不同,中國的城市很難被某一種聲音主導。

那種包含喜怒哀樂情緒的嗓音跟各大商場的音樂和叫賣聲大爲不同,五月是溫暖的季節,五月是青春的季節,五月是山花爛漫的季節。在很多人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各個角落,都有無數個辛勤勞動的身影。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勞動節,怎麼能少了書籍、咖啡、音樂和美食的陪伴。

傍晚時分,如是.石老人沙灘上書店向勞動者獻禮。書店坐落在石老人的海邊,周圍360度全透明的玻璃,有全部座位是可以看到海的,碧海藍天,一邊喝着咖啡,聊着天,看着書,看着波光粼粼的海,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晚6點,如是石老人沙灘書店啓動了“對海放歌,唱響石老人”爲這個嶗山島城的夜增添了一份活力時尚之感。書店旁邊的沙灘、草坪上,一場場文藝範十足的小型演唱會正在上演,樂手歌手彈唱、民謠,曲風優美,氣氛熱烈,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因爲音樂而放慢腳步、聚集、駐足靜靜欣賞沙灘上的音樂。

青島的海邊本該如此,拉近遊客和本地人的距離,曲終人散後,遊客帶着對這個城市的記憶離開,石老人沙灘上也留下青島的本地氣息。

如是.石老人沙灘上,會爲更多的人提供一種充滿時尚和活力的生活方式,包容開放的迎接四面八方的遊客朋友們,讓大家更好的感受青島獨有的海濱文化。書籍、陽光,沙灘,音樂,文藝範濃郁的書店,爲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嶗山石老人奉獻一份文化情懷。

在街頭藝術中,打開琴盒是一個標誌化的場景。它更像是一個象徵:這一措施不僅開闢了街頭藝術的發展空間。它也開闢了城市的廣闊思想。“城市,所以生命也”,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管理意識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一方面,讓我們在享受文化集中的同時感受城市的溫度和寬容。

文化是城市的陽光和雨水。如果文化充足,城市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今天,包容性城市爲文化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呼吸,多元文化正在填補城市的氣質。如是石老人沙灘將重整旗鼓,在包容的文化環境下滋養更多有趣的靈魂和豐富的內心。

劇透:如是.石老人沙灘上,這個5.4 青年節,沙灘音樂下午繼續,向青春獻禮,敬請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