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上,Ⅲ级狭窄病变以后,也就是血管的官腔狭窄75%以上的时候,才会严重的影响供血,引起一系列症状,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人说75%以上需要支架,和这个狭窄分级关系密切。狭窄程度为Ⅰ级的患者,其血管病变在25%-49%。

随着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听说过心脏血管的狭窄。而且经常会有人来咨询医生,做了冠状动脉造影以后,发现血管狭窄了,这个狭窄到底算不算严重,到底需要不需要处理呢?就冠状动脉狭窄多重才算重,咱们一起讨论一下!

一、冠状动脉狭窄是如何分级的?

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患者血管直径的变窄百分率,把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级。

狭窄程度为Ⅰ级的患者,其血管病变在25%-49%;

狭窄程度为Ⅱ级的患者,其血管病变在50%-74%;

狭窄程度为Ⅲ级的患者,其血管病变为75%-99%;

狭窄程度为Ⅳ级的患者,其病变为100%完全闭塞。

二、多重的狭窄算是严重狭窄?

一般认为,Ⅰ级病变的血管为轻度狭窄,Ⅱ级的血管病变为中度狭窄,Ⅲ级病变才被认定为严重狭窄。而Ⅳ级病变的患者,因为血管已经堵塞,所以就更加严重了。事实上,Ⅲ级狭窄病变以后,也就是血管的官腔狭窄75%以上的时候,才会严重的影响供血,引起一系列症状,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人说75%以上需要支架,和这个狭窄分级关系密切。但即便是50%-70%的狭窄,部分也会有症状,这就需要另当别论。

三、狭窄75%以上一定要放支架吗?

既然明确了狭窄75%以上就是严重狭窄,那么是不是狭窄75%以上就一定需要植入支架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狭窄75%以上,如果患者是一个稳定性心绞痛,也有内科保守治疗的机会,并不是所有的狭窄75%以上的都需要放支架。而如果患者是一个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那么即便患者的狭窄只有70%,也是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地介入治疗的。

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症状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的重要的一个参考因素。在我这里,有许多患者因为没有症状,单纯进行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都过得非常好的案例比比皆是。

稳定性心绞痛大多数能生存很多年,但有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的风险。尤其是有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糖尿病、三支病变的患者发生概率最大。所以监测患者病变情况尤为重要!

其实狭窄多重只是人为划定的一个标准,我们又何必拘泥于70%还是80%呢?只要没有症状,不影响我们正常生活,狭窄多少或许只是刻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数字。你对这个数字越看重,那么这个数字就越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我是不是太佛系了?估计很多人看不下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