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劇中女主角宋軼飾演的刑警和聶遠飾演的法醫,核心矛盾一是男主的“犯罪嫌疑”,二是兩人方法論不同。“實”是這類劇作的基石,細節立不住、主角全靠虛幻的五毛光環,那麼案件裏的情緒力量也同樣會打骨折。

《心靈法醫》前一半的人情冷暖、世事炎涼衆生相,在單元劇、獨立案件模塊中完成得有些囫圇吞棗、主題先行,情緒鋪排感大於合理展現的自然感。

後一半的“法醫”專業元素,則有着主角光環太過、模式太獵奇的嫌疑,專業信息支撐不夠、咋咋呼呼看似封神實則拖後腿。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目前爲止這部劇最大的新意,似乎是聶遠飾演的男主角法醫中心主任明川,被宋軼飾演的女主角刑警隊長認作連環殺人犯。

他和犯罪者畫面重合度高達95%,但現階段劇情中聶遠的角色完全是一個良善的好法醫,雖然做事方法出格,但本質純良柔軟;這就意味着,劇作揭開雙重人格、創造一個黑化男主的可能性不大(恐怕也很難過審),所以“殺人犯”要麼是巧合、要麼因爲有血緣關係而長相相似。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如果是巧合,那麼劇作中男女主的核心矛盾基石就太過牽強;如果有血緣關係,那麼又陷入了和《白夜追兇》關氏兄弟一樣的套路中。

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十集來看,《心靈法醫》的優點一是節奏快,缺點是節奏快得很潦草、很單薄;優點二是借案件的“醫”理來打人情牌的“心”理視角,缺點是打得平庸又刻意。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一,錯誤的主角光環打開方式

《心靈法醫》目前已播出的幾起案件中,第一案最想“先聲奪人”展示主角何其厲害,觀感反而最差。

過於強調主角光環,拼命想用高光來拼湊神乎其神的模樣。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案件從證據鏈條,到苦主反應,到受害人情感糾葛,都非常一言難盡。

要麼狗血老套、要麼誇張尷尬;鏡頭剪輯、配樂加持的“噹噹噹厲害的人要粉墨登場了”的方式,更是叫人頭禿。

不論是聶遠還是蘆芳生,在戲裏的法醫和警察形象都非常接地氣,分分鐘讓你想到《白夜追兇》《無證之罪》這樣的優秀前作,質感很實、很落地。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可惜拿錯劇本了。

聶遠演的是什麼樣的“不驗屍體就能做好法醫的工作”呢?

他看了看死者生前喫的維生素瓶和電源,就腦補出了墮胎、夫妻矛盾、老公外遇、妻子懷孕、老公拿吹風機的電線死老婆等等等一大串情節。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首先,我要懷疑他是做微商賣藥的,一會左手曬一瓶避孕藥、一會右手曬一瓶安胎藥,故弄玄虛、質感非常五毛。

其次,邏輯閉環非常生硬,杜撰之感遠遠大於“驗證感”。

法醫要做的事情應該是驗證,比如《法醫秦明》裏張若昀的上場方式雖然過度騷包、但至少這個角色認認真真“通過屍體說話”,而《心靈法醫》裏的法醫一會幹刑警的活、一會幹編劇的活。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原本邏輯就相當牽強,劇作還在閃回裏拍攝非常情緒化的內容,更加重了這種“他究竟在瞎說些什麼”的不可信程度。

辦案時男主角一人滔滔不絕,刑警隊法醫中心衆人老老實實站成一排、像列隊的親兵也像被封印的吉祥物,總之完全不像同事,非常生硬,自然質感全無。

(唯一值得誇獎的是蘆芳生,他抱胸歪頭自然一些)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死了兒媳婦堅信是意外、不知道兒子是兇手的婆婆,阻止刑警進門時邏輯在線,但在聶遠講述謀殺案子的過程中,他站在靈堂旁就像隔壁看熱鬧的,最後一個鏡頭才衝上來發瘋“不你說謊”。

這位羣演阿姨,您是隻收了一個鏡頭的錢嗎?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或許是編劇只寫了這一句臺詞吧?

但這是不對的。

在男主講述案件的過程裏,死者婆婆作爲核心人員,這幅“他在說什麼好無聊,什麼時候才發盒飯”的表情根本不對。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婆婆可以在聶遠說完很長一段臺詞之後再爆發,但在漫長的過程裏,她不能一點反應都沒有。

無論是案件邏輯本身,還是劇作的諸多細節,都很一言難盡。

“實”是這類劇作的基石,細節立不住、主角全靠虛幻的五毛光環,那麼案件裏的情緒力量也同樣會打骨折。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二,細節牽強疏漏之處頗多

《心靈法醫》中來了一出“狼人案”,某當紅明星是“狼人綜合症患者”、會毛髮旺盛有疤痕體質,殺人的現場還和野獸撕咬一般。

立下這個“狼人殺”開局之後,劇作解謎的反轉內容,非常讓人迷惑。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明星的愛人爲他頂罪,吩咐自己的寵物店員工去動物園偷狼。

偷狼的這位又被毒蜈蚣咬中,被毒蜈蚣咬中以後私下治療,治好了被警察抓又莫名回去殺狼、狼沒殺成反被狼咬死了。

絮絮叨叨、囉囉嗦嗦、兜兜轉轉,都是些啥?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劇作還是用倒敘、回溯、解謎的方式來完成這一系列詭異的敘事,非常混亂。

和隔壁“爲反轉而反轉”一樣,這部劇爲懸疑爲懸疑,轉得叫人尷尬。

每個環節都經不起推敲,諸多人物的心理動機都立不住腳。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論邏輯合理性,很荒謬。動物園的狼有這麼容易偷?偷狼是要掩飾狼人殺人的真相、製造狼殺人現象?那把狼藏起來不是白偷了?

論人物動機,很有把人當敘事環節工具的嫌疑;明明就是個頂罪的,冒死回去殺狼是爲哪般?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劇作想要有獵奇的驚豔感,又想爲怪異現象找到科學合理的解釋,但細節的貼合度明顯不夠。

想要有反轉頻出的意外效果,又想在每個角色身上都加持更多的線索轉向,但實際效果很粗疏,漏洞百出。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三,敘事無關枝蔓過多,焦點分散

狼人案中頂罪的明星戀人,是明川大學時候的同學,曾向他表白未果,深夜在天台等他沒等到人、夜不歸宿慘被輪暴。

施暴者們因爲未滿十八歲而被輕判(其中一人身份證日期是假、憑此虛假減罪)。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時隔多年,劇作反覆多次、濃墨重彩描寫聶遠和這位女生的昔日種種、如今種種,但將如此悲慘的往事砸出來、然後就沒了下文?

當你懷疑死者是女主爲復仇所殺的時候,劇作卻迅速急轉彎,拋出了一個“她爲愛人頂罪”的方向。

那麼,設定這樣悽慘的前塵往事又是爲什麼?設定她當年苦戀男主又是爲什麼?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論角色塑造,被侵害被辜負只描摹出了角色經歷上的“慘”,角色個性上依舊非常臉譜化。

論“伏筆”,以劇作一盤散沙的調性來看,無關枝蔓恐怕很難和後續細節連成叫人細思極恐的故事。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單元劇不過幾集的小小體量裏,涉及人物過多,主題過於分散,沒有一個拳頭重擊的力量感,質感又雜又亂,敘事又散又斷。

在有限空間內畫好浮世繪、衆生相,對敘事凝練性的要求非常高,劇作顯然達不到這樣的標準,畫得很淺。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四,情感指向過於刻意

《心靈法醫》已經播出的幾個案件當中,當事人和聶遠飾演的法醫有淵源的比例很高。

除卻上文說過的狼人案之外,另一個“窮爸爸富爸爸”的案子當中,慘死的窮爸爸也是男主角的中學同學。

請問,你們這裏案件分配的原則是“親朋好友前女友制度”嗎?

涉案人員和哪位法醫有淵源,就分配給哪位?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拋卻過度巧合頻繁巧合對於劇情合理性的傷害,單論這幾起“故人案”和男主角關係指向在劇中的價值承載,也很讓人費解。

劇中女主角宋軼飾演的刑警和聶遠飾演的法醫,核心矛盾一是男主的“犯罪嫌疑”,二是兩人方法論不同。

女主講求證據,按章程辦事;男主講“感覺”,時常不按常理出牌。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所以,前腳安排大學同學來投案自首,後腳安排中學同學被謀殺,就爲了說明他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也不肯放棄?

偵探也好、法醫也好、警察也罷,辦的案子總是熟人之事或者總與自己有關,格局未免也太奇怪?

《心靈法醫》:聶遠演技不足以救場?劇作四大弱點太搶鏡

舒心結語

從宋慈到福爾摩斯,從秦明到關宏峯關宏宇,以案件的角度解剖人間情感、浮世恩怨,有着非常久遠的傳統。

因爲優秀前作太多,要在這樣的格局裏殺出有新意又有深度的好作品,委實太過困難。

劇作中不乏立意溫暖的部分,比如對過勞死單身母親的聚焦;這份關注本身很有關懷價值,但呈現方式非常夾生飯。

顧此失彼,捉襟見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