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指出:“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總結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這對發揚五四精神,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傳承五四精神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指出:“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總結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這對發揚五四精神,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了五四運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了六點希望,爲當代青年健康成長指明瞭方向。

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爲先鋒、廣大人民羣衆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時期的進步青年傳承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喚醒全民族的愛國熱情。五四時期的進步青年以愛國主義爲旗幟,喚醒全國範圍學生、工人、商人的愛國熱情,爲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進行了徹底的不妥協的鬥爭,實現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從此,愛國主義成爲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來的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五四時期的進步青年率先實現了自身的覺醒,喚醒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意識。與既往的鬥爭不同,五四時期的進步青年猛烈批判幾千年來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熱情傳播馬克思主義,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五四運動使中國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一指導思想,找到了中國共產黨這一領導力量,找到了社會主義這一正確道路,從此,中國走上了發展進步之路,中國的面貌自此煥然一新。五四運動喚醒了中國青年和中國人民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培育了永久奮鬥的偉大傳統。在五四運動中,青年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鬥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與人民大衆一道不怕犧牲、英勇奮鬥、自力更生,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五四運動開啓了中國青年運動的先河,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五四運動開啓了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也爲新時代中國青年健康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啓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新時代中國青年需要大力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人生新篇章。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從太平天國到洋務運動,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中國的先進分子都在尋求富國強兵、救國救民的出路。但是五四運動前近百年以來的探索,都沒有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五四期間,很多知識分子都在傳播各種各樣的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新村主義,科學救國,道德救國,無政府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等,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紛繁複雜。馬克思主義能夠在衆多思潮中嶄露頭角,一是因爲中國古代即有的大同社會的理想。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共產主義理想,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相契合。二是因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尤其是巴黎和會西方列強野蠻對待中國的分贓行爲,觸醒了很多中國人對“空泛的民主主義的噩夢”,開始懷疑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促使中國青年去尋找新的出路。三是因爲十月革命的勝利,讓中國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開始熱情地傳播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以後,迅速改變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馬克思主義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面貌。歷史充分證明,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對新時代青年人成長至關重要,對於中華民族的未來至關重要。新時代中國青年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在當代中國,要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人民。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近百年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政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的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領導人民找到的正確道路。新時代中國青年只有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才能更好地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擔當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還會面臨很多的挑戰和風險。青年是最富有朝氣和活力的羣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挑戰和風險需要新時代中國青年來應對。毋庸諱言,目前在青年當中還存在一些消極現象。比如佛系文化、宅文化、拆二代,等等,這些消極觀念的本質就是貪圖個人的安逸小日子。如果中國青年都是這麼一種精神狀態,那麼中國又該由誰去勇挑重擔,誰去擔當風險,誰去創新創造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視探索嘗試爲畏途、一切把負重前行當喫虧、一切‘躲進小樓成一統’逃避責任的思想和行爲,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難以真正獲得人生快樂的。”面對新的挑戰,新時代青年必須用一種擔當的精神,用一種奮發有爲的狀態去奮鬥,這樣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有理想、有信念、有擔當,還需要有能力,才能實現奮鬥目標。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養,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錘鍊品格修爲。道德是一個社會普遍遵守的價值準則和行爲規範。青年人在成長過程中必須修煉自己的品行,去遵守社會道德。只有把自己做人的行爲準則和價值規範矯正準了,纔可能真正融入社會,才能夠成爲一個社會的合格成員,纔可能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廣大青年應該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讓清風正氣、蓬勃朝氣遍佈全社會,爲社會發展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系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委會主任)

-- END--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編輯|張博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