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雕刻藝術珍品—— 平山縣林山石窟 爲平山十景之一

林山石窟,位於河北平山縣三汲鄉林山上,距石家莊市30公里。現存佛教石窟四個,其中一、二、三號窟位於西林山,俗稱千佛堂、萬佛堂;四號窟位於東林山,俗稱石佛堂。 △西林山

△東林山 林山石窟的震撼之處在於工程浩大和精美無比的工藝。一、二號窟始鑿於宋代,三、四號窟始鑿於明代,現存這4個洞窟有造像兩千餘尊。

在平山縣城西北二十里東西二峯對立,故名在東叫東林山,在西叫西林山,二山相距約五里,山上各一寺。東西二峯直入雲霄,每至暮煙西吐,明月東昇時翠色遙連,若隱若現,令人流連忘返。

林山石窟第四窟在東林山山腰,開石成窟,窟頂起脊鑿成一條石檁置兩山託峯之上,前後坡各鑿槽椽一架,南面正壁圓雕觀音、文殊、普賢三軀。觀音居中,頭戴寶冠,身掛瓔珞,長裙批帛,腳踩蓮花尊,神態端莊,面容慈祥。普賢菩薩手展經卷,足踏白象。文殊菩薩手持如意,腳踩青獅。三尊大像坐姿相同,其造型風韻毫無生硬刻板之態。四面石壁雕滿小佛像,雕工超凡,可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爲明朝末期開鑿。 其餘三窟在西林山,山頂試心石北邊的“千佛堂”四壁雕刻1062尊佛像,造型通身背光,姿態萬千,爲宋代開鑿。向北孤峯背面的“百佛堂”,東、西、北三壁和石檁共雕佛像135尊,形態各異,是唐代“安史之亂”末期燕國皇帝史朝義年代開鑿的。山腳下的“萬佛堂”是明朝早期藉助龍柏崖石壁開鑿成窟,內雕佛像1111尊。 千姿百態的石窟雕像分圓雕和浮雕兩種。人物形象有的慈祥善良,有的兇惡醜陋;有的歡樂,有的悲哀;有的肥胖,有的枯瘦,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我國現存的珍貴古代雕刻藝術品之一。

交通路線:1. 石家莊—平山縣城—孟賢壁路口—王母橋—三汲道口—單楊村—中七汲—東林山;2. 石家莊—平山縣城—孟賢壁路口—王母橋—兩河—山頭—西林山 ~~~ ~~~ 素材自:暢遊平山和網絡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足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