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北宋算是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比较繁荣的一个朝代,属于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关于国之根本的当然是民生的问题。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空前发展、经济发展较快,同时还有国家政策方面的措施。所以,当时民生方面相较而言比较完善的,但是如此繁华的朝代为什么羊肉会变成“富贵”的象征呢?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或是中秀才举人,还是烧香还愿,都是以羊肉作为主角。那时候的孔夫子也要吃羊肉,吃冷猪肉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羊肉的益处,估计大家都有所听闻,从古至今,它都一直被传颂具有极高的御寒效果,除此之外,他于身体而言属于大补之物,根据记载表示,它对于普通的风寒和咳嗽、慢性的支气管炎、哮喘、痛经、身体虚寒、体虚怕冷、气血两亏、身体虚弱等症状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适宜冬天食用,也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的欢迎。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人吃肉之风再起。隋唐人对羊肉的产地很在意。在唐朝,河西羊、河东羊、濮固羊、同州羊、康居大尾羊、蛮羊等,都是优秀羊种,其中最出名的是“同州羊”。同州羊,又名苦泉羊、沙苑羊,同州羊肉好吃与牧草和饮用水源有关。同州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同州境内“在县西北三十里许原下,其水咸苦,羊饮之,肥而美。今于泉侧置羊牧,故俗谚云:‘苦泉羊,洛水浆’。”

这里的泉水含有矿物质,羊吃这里的草,饮这里的水,肉质自然非常好,一直今天代,同州羊肉都是上上品。但甘肃人、宁夏人可能不同意这说法,甘肃、宁夏的手抓羊肉吃过都说好,不比陕西羊肉好?隋唐人吃羊肉,也不是什么季节都吃,分时节的,像现在的冬天,是吃羊肉的最佳时间。热天一般不宜吃羊肉,《食疗本草》中称:“六月勿食羊,伤神。”但有的地方夏天流行吃羊肉,有吃伏羊的风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