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军兵为维护、确保自己的实际利益,紧盯着的就必然是藩镇,而不再是大唐中央政府。中原、边疆型藩镇与东南型藩镇和大唐朝廷存在着相互依赖的武力、财力关系,等等。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地影响了大唐王朝的朝政,并将其逐渐窒息了。但是,“藩镇割据”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藩镇“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其中的缘由。

一、藩镇的彼此关系是相制约。

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王朝的藩镇主要有四大类型:

河朔割据型:魏博、成德、卢龙、易定、沧景、淮西、淄青;中原防遏型:宣武、忠武、武宁、河阳、义成、昭义、河东、陕虢、山南东、河中、金商;边疆御边型,分西北疆与西南疆两部分; 东南财源型:浙东、浙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荆南。


大唐王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形势图

这些藩镇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其它时代的割据政权之间的关系。如,河朔型与中原型藩镇是抗击与防抗击的对峙关系;中原型与边疆型藩镇之间是平衡系;中原、边疆型藩镇与东南型藩镇和大唐朝廷存在着相互依赖的武力、财力关系,等等。

由此可见,唐朝的藩镇之间是一个互相关联而又互相束缚的矛盾统一整体。唐朝的藩镇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割据对立”的关系。它们同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藩镇割据是有着一定区别的。

唐王朝本身虽然没有一支强大的禁军或卫戍之类的武装力量,但由于藩镇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关系的存在,却使得任何藩镇都不敢轻举妄动,都不能肆无忌惮地各行其是。

因此,《宋史·尹源传》说:“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二、藩镇的军队士兵是雇佣型。

唐代藩镇拥有的军队不同于一般的军队。他们是“常虚耗衣粮,无所事”的雇佣型的专职士兵。他们与战时为兵勇、和平时即为农耕者的兵种不同。他们与藩镇主帅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不具有农奴兵那样的很强的依附性。


正在接受训教的军兵

他们的职业,是士兵;他们的谋生手段,是当兵。养家糊口全靠“军旅”。《新唐书》之《田承嗣附悦传》中说,他们是“仰缣廪养父母妻子”。因此,一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军旅收入,必然会激起他们的强烈反对,不惜作“忘身徇利”的斗争。

被激怒欲作乱的军兵

既然藩镇士兵从军的主要目的是谋生存、求活路,自然不愿意参加这样或那样的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伤损生命的战争。

也就是说,他们执着于“诚且愿保目前,不敢复有侥冀”。那么,如果藩镇主帅好战,引领他们参加战争,势必会遭到军士的反对,甚至颠覆。

如《东观奏记》记载,中原型的武宁军的节度使康季荣,“不恤士卒,部下噪而逐之”;《资治通鉴》记载,大中时的南方藩镇“数有不宁”,也是因为藩镇主帅“停废将士,减削衣粮”,等等。


藩镇首领康季荣

这样一来,藩镇的行动,尤其是军事行动,就在一定程上被限制了。藩镇不但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恣意反叛朝廷,而且还得时不时地“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

三、利益矛盾因军费被转化了。

安史之乱以前,全国的财赋收入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安史之乱爆发后,战乱使唐王朝统治体系紊乱,甚至瘫痪。


安史之乱之战争场景

因而,大唐朝廷很难再统筹、调拨物资军需以供应作战军队。于是,朝廷下达了战时诏令,各军镇“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随之,军队的一应开支完全由地方自筹自支了。

军队费用收支归属地方后,藩镇就掌控了地方上的财权。这样一来,藩镇的权势虽然得到了增强,地位得到了巩固,但也意味着军兵与藩镇存在了“切身利益”的矛盾。

也就是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冲突,由原来的军兵与中央政权之间,转换成了军兵与藩镇之间。这样,军兵为维护、确保自己的实际利益,紧盯着的就必然是藩镇,而不再是大唐中央政府。


被逼迫的大唐天子

综上所述,由于大唐王朝的藩镇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就不容易出现其挟持中央政府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