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一带。鼎鼎大名的定窑在创烧期的唐代却被忽视,唐宫廷遗址中唯独缺乏定窑瓷。
为什么唐代定窑会存在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安史之乱及其后藩镇割据的格局对唐代定窑的巨大影响所导致。具体地说,由于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割据自治,定窑相对独立地发展。
到了唐晚期,藩镇割据形势进一步加剧,原来一直受唐王朝控制的泽潞(昭义)镇(邢窑所在地)受到“刘稹之乱”影响,人口大量逃亡。
这使得近水楼台的定窑得以极大补充人才,这从烧制技术上可以看出,受当时邢窑的影响,采取先进的漏斗状正烧法,产品有了质的变化,制作工整,胎釉洁白细腻,造型优美。最终成就了超越邢窑的晚唐定窑,为五代和北宋定窑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邢定同属河北道。755年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历经八年之久才得以平复。安史之乱极大地摧毁了唐王朝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地方军事势力——藩镇创造了割据的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看起来仍一统江山的唐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新唐书》)
对河北藩镇割据的情况,著名学者陈寅恪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唐代中国疆土之内,自安史之乱后,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
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乃至其后的发展壮大、独霸一方,一方面离不开唐王朝中央集权的减弱,另一方面更离不开藩镇将领长期的苦心经营。这两点对藩镇自成系统的封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对藩镇内经济文化其中包括定窑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定窑属定州,而定州是成德军势力范围(领恒、易、赵、定、深、冀、沧七州)。以第一任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原名张志忠),在安史之乱期间牧恒(任恒州刺史),“公正、公保、公奠、公成”,使百姓“士驯业,农力樯,工就务,商通货,四者各正”(《唐李宝臣纪功碑》)。其后的继承人王武俊(782-801年在任,《旧唐书·王武俊传》)更是卓有成就。
他极力避免本地区人才流失,甚至禁止藩镇系统内人员移居外徙:“建中(780年)初,镇冀之间,自为一秦,颇禁衣冠,不出境界,谓其弃我而欲归还。府君与夫人男女,戢在匪人之士矣。”藩镇系统内由军阀统治,独立发展,不上缴赋税不进贡朝廷,造成宫廷无定窑瓷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