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中国式文创永远走在潮流的尖端,前有故宫IP大流行,后有敦煌与腾讯自创沉浸式动画剧,树立数字传承经典文化新标杆。 沉浸式体验,从2019年开始一直火到现在的词,从沉浸式展览到沉浸式戏剧,因为讲究临场感,强调互动性,因为可以通过互动激发全身心的感官体验而备受追捧,风靡全球。而这些,正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影业、腾讯动漫携手推出的敦煌动画剧的最大特点。 互动式体验开创线上游览新模式 4月13日,敦煌研究院携手腾讯旗下腾讯影业和腾讯动漫,联合出品了以莫高窟经典壁画为原型“敦煌动画剧”,在微信和QQ小程序“云游敦煌”上同步首映。这所有的动画剧都是源于敦煌壁画本身的故事。如《太子出海寻珠记》以第296窟善事太子本生故事为蓝本,《谁才是乐队C位》活化的是第112窟的反弹琵琶,《五百强盗的罪与罚》由第285窟的五百强盗成佛而来。 这些动画剧最具趣味性的是,可以由观众亲自演绎动画。每个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观看漫画的观众,都可以在每一部动画里自行选择故事和角色尝试配音,或邀请他人分饰角色合作完成故事配音,形成属于自己和朋友共同享有的独一无二的敦煌动画。 对于因为疫情影响,快被家中神兽折磨疯的父母而言,这还是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又便利的传统文化教育工具。父母可以先让神兽观看动画、选角色配音,引起小孩兴趣。再通过小程序播放由敦煌研究院讲解员倾情解说的“敦煌石窟艺术之最”有声系列内容,介绍敦煌壁画背后的故事。最后通过“敦煌诗巾”小程序自行绘制一幅“壁画”订制成丝巾,成为送给小孩最好的礼物。 这种从看、听、说、纪念品制作都可以由游览者自行参与、推进的互动体验式线上游览模式,成功的开创了数字化文创新模式。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以来,已经吸引了超过1200万的网友线上感受敦煌魅力。 经典文化传承需紧跟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和趣味性是中国经典文化传承需要面对的两个首要的问题。 故宫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从段子手官方网络账号的,到故宫审美式的文创产品的热卖,再到《上新了故宫》等热门大IP,都成功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手段,成功吸引力包括00后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喜爱。而敦煌与腾讯影业腾讯动漫的此次合作,是另一种兼具数字化和趣味性的传统文化大IP打造模式。 早在2017年,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就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启动了“数字丝路”计划。由腾讯结合旗下公益、游戏、音乐、动漫等数字创意方式和新文创业务矩阵,发挥其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连接。从早期的数字供养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QQ音乐“古乐重生”音乐会,再到2019年的“敦煌诗巾”创意小程序、2020年“云游敦煌”小程序和互动式动画剧,上千万的浏览是用户用手指自己做出的选择,也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成功。

敦煌文化绵延千年,计算机出现才几十年,而腾讯新文创助力敦煌文化的活化传承已进入到内容创作的纵深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曾经幻想过的让敦煌走到眼前,成为每一个人的私有博物馆的情形,是有可能实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