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宋朝历史上有一对兄弟词人苏轼和苏辙,其实,除了二人外,还有一对兄弟词人,那就是宋庠和宋祁(qi),时人称为“二宋”。

公元1024年,这一年的春季科举考试,发生了两件反差很大的事情。首先,我们熟悉的大才子柳永因《鹤冲天》那首词得罪了宋仁宗,被打发去“奉旨填词”,导致他第四次应试落榜。

相反,比他年轻十几岁的宋庠和宋祁两兄弟,却同时考取状元,成为京城名噪一时的“双状元”。

本来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意外发生了。当时当权的是刘太后,她看到这个名次后,眉头紧锁,认为弟弟的名次不能排在哥哥之前,不符合长幼有序的祖制,于是让晏殊重新排名次。结果发榜之后,宋庠成了状元,而原本应该成为状元郎的宋祁,却被排在了第十位。

虽然二人都很有才华,也是一个妈生的,但兄弟二人的性格却截然相反:哥哥宋庠为人严肃古板,不苟言笑。弟弟宋祁则仪表堂堂,风流倜傥。

哥哥宋庠成熟稳重,生活清淡简约,有些保守,推崇“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弟弟宋祁则奢靡无度,做事随性洒脱,为人风流奢侈,家中蓄养了不少婢妾和歌女,经常在家举行party,跟狐朋狗友、美人们一起狂欢到天亮。

为此,他的哥哥宋痒很不高兴,就责问他:“听说你昨晚彻夜灯火,畅饮达旦,穷奢极欲,难道你忘了当年我们一起吃咸菜啃馒头还不忘刻苦读书的日子了吗?”

结果此话一出,很快就被宋祁给顶了回去:“当年我们吃咸菜啃馒头苦读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有现在的生活吗?”

说的宋痒无言以对,于是宋祁继续他的风流生活,甚至风流到连皇帝都赐老婆给他。

事情是这样的。

那时宋祁在朝中任翰林学士。宋朝的翰林学士是沿袭唐代制度的。唐代有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亲信顾向之官,其地位很重要。但宋朝的翰林学士是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了。宋代能当翰林学士的都是一些才华横溢的文人。比如苏轼这类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有时候陪皇帝出巡,充当顾问、参谋。《通考·职官考八》云:“其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

总之,这是一个有钱、有地位但事情干得不多的官。

有一次,宋祁在下班路过繁台街,正巧迎面遇上皇家的车队他从繁台街经过时,他来不及躲避,就站在路边等待。

想不到这列车队中,忽然有一辆马车的帘子卷起,有个女子轻声叫了一声:“这不是小宋么?”

能被宫中女子一眼认出,宋祁有些受宠若惊。于是抬起头看了看,一个妙龄宫女对他嫣然一笑,随后车队扬尘而去。

虽然车队过去了,但美人的那一笑却令宋祁心旌摇荡,久久不能平静。而宋祁回到家中后更是魂不守舍,始终忘不了繁台街上发生的一幕,禁不住浮想联翩,于是提笔写下了《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在皇家的车马大路上,巧遇心上人,随后忘不了那在绣帘后面的女子。第二句很简单,就是借用了李商隐《无题》里面的句子。“金作屋,玉为笼”,是暗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

最后一个典故便是“刘郎”的故事。

刘郎真实名字叫刘晨,相传生活于东汉年间。有一天,他与阮肇两人一同去天台山采药,不期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偶遇了两个美女。美女邀请二人与他们一起上山,在山中生活了半年。

后来,因想念家中妻儿,刘晨和阮肇决定下山看看,谁知山上半年,山下却已不知过了多少年。他二人容貌未改,但其子孙都已离世。这时刘、阮二人才明白,原来他们在山中遇到的是仙女。

天上一年,人间百年。二人匆忙重返天台上去寻找,但早已无仙女的踪迹。

此事在《神仙记·阮郎归》的原文记载是: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飘零,经已十世。今宿五台山,似同感。山风如水夜如霜,静闻犬吠狂。稀稀人语躲中藏,恍如在故乡。溪冷响,影儿长,相思可忖量。肯将酣醉换悲凉,倾声莫断肠。

总之刘郎的典故一直都是“艳遇”的代称。

所以说,宋祁整首词完全是一首求爱词,用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而且是向皇宫中的宫女表达思念之情。

这首词,可以说极为大胆,更让宋祁意想不到的是,这首《鹧鸪天》很快就传遍了京城,还传进了皇宫,当时的皇帝就是宋仁宗。

很快,宋仁宗就将后宫所有宫女召集起来,询问那日车中是谁叫了“小宋”。

这时一个女子站出来说道:“当时皇上大摆宴席,妾曾在席上见过翰林学士,有人告诉妾他就是今科状元小宋。那天乘车偶然遇见,所以叫了一声。”

宋仁宗听完之后没说话,随后叫召宋祁上殿说这件事。宋祁当场羞愧难当,吓得跪在地上,以为自己闯下了滔天大祸。

结果,很意外,宋仁宗并没有责罚他,还笑着对他说:“蓬山不远。喜欢拿去好了”随后便将那个在车上唤“小宋”的美人赐给了宋祁。

宋祁果然艳福不浅啊,连皇帝都送女人给他,实在令人艳羡不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