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天津人藝的演員,《愛情與遺產》之後,張玉玉又參演了《越過零公里》《不速之客》《地久天長》《山中,那十九座墳塋》等電影,但這些影片,其影響力都與《婚禮》與《愛情與遺產》不可同日而語。《愛情與遺產》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愛情片,1980年上映,顏學恕執導,張玉玉、袁宗福、韓月喬、毛燕華主演,講述了年輕的眼科女醫生韋偉與海軍戰士鍾海在火車上邂逅重逢,然後,愛情的種子在兩人心中萌發的故事。

No.1 “愛情的海洋上,誰說只是順風快帆,順風快帆?愛絲千萬縷,哪縷是苦哪縷是甜?愛的浪潮剛流進心田,爲什麼就淹沒了雙眼?離別了朋友,願你永遠乘風破浪一切如願。離別了朋友,讓我把愛情埋在心間……”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李谷一演唱的這首《愛情與遺產》插曲《離別了朋友》?我敢說,當年失戀過的戀人們一定對這首歌刻骨銘心,那靈動而又舒緩的聲音彷彿從天際慢慢飄來,讓那些不諳世事的少年、青年真正慢慢成長起來。

《愛情與遺產》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愛情片,1980年上映,顏學恕執導,張玉玉、袁宗福、韓月喬、毛燕華主演,講述了年輕的眼科女醫生韋偉與海軍戰士鍾海在火車上邂逅重逢,然後,愛情的種子在兩人心中萌發的故事。其中,張玉玉飾演眼科女醫生韋偉,袁宗福飾演海軍戰士鍾海,韓月喬飾演芭蕾舞演員韓莎莎。 女主角韋偉的飾演者張玉玉是那個時代的標準美女,演得也很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印象。隨着電影的深入人心,張玉玉也幾乎一夜成名,至少在那個時期,她成了僅次於李秀明、張金玲、劉曉慶的女性明星。

然而,即便這樣,如果不是想起《愛情與遺產》的女一號,張玉玉這個名字也早就被遺忘了。因爲,二三十年了,在銀幕上,最廣大的公衆都看不到她,也沒有了她的消息。張玉玉怎麼了?她早年息影爲哪般? No.2 張玉玉,1956年1月出生於天津。她從小就喜歡文藝,愛唱愛跳,是一個十分活潑的小姑娘。1970年,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招收學員,她積極地參加了考試。面試的時候,她深深的梨渦、甜甜的笑容給招考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張玉玉順利地考進天津人藝表演訓練班,李秀明、陳道明等人也是這個班的學員,也就是說,他們是同學。其實,天津人藝這個大集體不僅是話劇藝術的聖殿,而且也是表演藝術家的搖籃。幾十年來,從這裏走出了不少表演人才,如陳道明、鮑國安、王伍福、李秀明、張玉玉、劉敏濤等。 1973年,張玉玉畢業後留在天津人藝當了一名話劇演員。在這裏,她曾參演過《海霞》《紅松堡》《霓虹燈下的哨兵》《闖江湖》《釵頭鳳》《覺悟》《雷雨》等話劇。 197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準備拍攝電影《婚禮》,其中,本確定由劉曉慶與張金玲分演女一號盛敏和女二號盛男姐妹。但這時《從奴隸到將軍》劇組也邀請張金玲,並且是飾演女一號,考慮再三,張金玲去演了《從奴隸到將軍》。由於曾經參演過話劇《婚禮》,這樣,盛男這一角色在李秀明等人的推薦下,由張玉玉接替,她在劇中與劉曉慶成功飾演了盛敏、盛男姐妹。

《婚禮》一上映,張玉玉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隨着《婚禮》熱度的不斷升騰,導演顏學恕找到了張玉玉,確定由她來出演《愛情與遺產》的女一號韋維。該片熱映後,張玉玉成了那個時期許多懷春青年的偶像和夢中情人。因爲這個角色,她獲得了1980年西安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女主角獎。 No.3 作爲天津人藝的演員,《愛情與遺產》之後,張玉玉又參演了《越過零公里》《不速之客》《地久天長》《山中,那十九座墳塋》等電影,但這些影片,其影響力都與《婚禮》與《愛情與遺產》不可同日而語。

1985年,張玉玉調入中國鐵路文工團話劇團做演員,2001年成爲話劇團副團長,2003年成爲團長。在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她也參演了一些電影,如《海灣槍聲》《中國的“小皇帝”》《SOS村》《租爸媽過年》等。當然,也出演了一些電視劇,如《春寒》《霜重色愈濃》《香魂》《悠遠的芳香》《小墩子》《三國志萬里行》《市民天秀》等。 張玉玉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她認爲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不是演員的藝術,她喜歡那個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空間的話劇舞臺。於是,她最後還是選擇了話劇。 因爲這個原因,之後大家在銀幕上便看不到張玉玉了。這幾十年,她一直奮鬥在話劇藝術領域。當然,她的辛勤努力也成果豐碩,如2007年,在中國話劇誕生100週年紀念座談會上,她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榮譽稱號,同時,她也獲得過中國話劇“金獅獎”、曹禺戲劇獎“表演獎”等一些重要獎項。 然而,對於廣大影迷來說,話劇畢竟輻射面“窄”,影視劇纔是大衆的“東西”,遠離影視劇,其實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如今,張玉玉也已64歲了,早已過了退休的年齡。如果有可能,還是希望她能夠參演一些影視劇,畢竟,還是有許多觀衆忘不掉她,希望看到她…… 祝福張玉玉幸福安康!藝術生命常青!

免責聲明:文章版權屬於原著作權人,若您認爲轉載了此文不宜被收錄供大家免費閱讀,請聯繫我們,我們收到通知後,會立即將您的作品從本平臺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