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预警:2019年咨询秋招倒计时开始了

参照去年的咨询秋季招聘时间线

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由大量咨询申请放出

众所周知,咨询求职最重要的就是刷 Case,咨询面试中80%的内容与 Case 有关,但每年还是有成千上万的求职者倒在 Case Interview 上,其中不乏清北复交的高材生后来发现,大多人的问题在于,很多同学仍然以一种“学生思维”的方式来准备咨询 Case:

Casebook 就是老师的考试重点

历年来的真题就是过往的卷子

与小伙伴 Mock 就是一次次模拟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无异于看着标准答案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无法提升能力,对真正的面试毫无用处。

一个导师告诉我,有次面试中他问了一个关于M&A的开放式问题:假设现在客户决定要进行并购,我们手头上有几百家备选标的,应该怎么帮客户进行筛选?

其实答案就在 M&A 类案例的“吸引力”和“并购难度”两种框架中,关键就在于你需要把这两者结合,建立起一个二维框架。

可惜的是,大多数同学或者不知道 M&A 类案例中这两种框架的分析方式,或者只是死记硬背过,不懂得灵活使用。这让我不禁思考,辛辛苦苦地准备 Case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1. 低效的抱团组队 Mock

即使是在北美最顶尖的商学院,练习 Case 的方式也是组队练习,所以组队 Mock 这种方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同学的 Networking 只能找到身边的同学,缺乏专业人士为整个活动把握节奏,让思维能力的提升降级为反复套用框架重复大脑中固有的思路。

2. 将老旧的 Casebook 奉为圣经

网上可下载或者提供贩卖的各式 Case Book 有个致命问题——老旧而不接地气。在中国,70%的面试题目都会采用本土项目中曾经遇过的案例。如果面试官问你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预测问题,你怎么可能从 Casebook 中得到答案呢?

3. 对真题理解不够透彻,认识流于表面

咨询公司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 case ?其中要考察的要点是什么?今年是否会有类似的考察方向?对于这样事关方法论的问题,学生往往缺乏比较宏观准确的认识。但这样的问题其实即使是咨询顾问甚至都很难回答清楚,需要咨询公司负责 case 的专业人士进行解答。

为此,我们邀请到顶尖咨询公司 Case team leader ,Caseinterview出题人 Alicia 老师为大家分享咨询公司编写开发案例面试题背后的秘密以及面试的方法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