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最後一天,殲-20進行特別展示,在裝備6枚導彈的情況下表演複雜機動,打開彈倉秀肌肉。在其主彈倉,掛載的應該是第四代導彈霹靂-12。四代機+四代彈,殲-20展現強悍戰鬥力。那麼,當如此裝備的殲-20遇到三代機,會有多大的領先優勢呢?

11月11日上午10:55,4架殲-20從外場飛臨珠海航展上空,首次以4機編隊形式在珠海航展表演。這說明,中國殲-20裝備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據猜測,至少已有20架,普遍認爲在30架左右。對比我們的實際需要,規模還要進一步提高。飯要一口口地喫,從零到1很難,從1到10就順理成章了。目前來看,一切順利,非常值得自豪。

四架戰機編隊通過後,兩架殲-20做了主要表演。雙機進行水平機動、半滾倒扣、大仰角上升、垂直上升等動作後,打開了主彈倉和側面彈倉。在高清鏡頭下,彈倉裏的導彈清晰可見。其中,主彈倉掛載4枚中程導彈,據信因爲射程在80公里左右的霹靂-12空空導彈,側面彈倉掛載近距離導彈。在打開彈倉的情況下,兩架殲-20又進行了複雜的機動,動作流暢優美。現場解說員讚歎,這就是航空的美感,展示了殲-20強勁的動力和優越的機動性。

殲-20彈倉設計很特別,側彈倉是單側開門,導彈伸出後艙門依舊可以關閉,這樣不會對戰機的隱身性能造成多大影響,同時也不用擔心導彈尾煙可能燒灼內彈倉或開啓艙門干擾前翼工作等問題。主彈倉中的霹靂-12使用固體燃料的雙推力火箭發動機,最大過載大於38個G,不可逃逸區爲上視45公里,下視35公里。這讓空軍真正具備了超視距空戰和多目標打擊的硬實力。霹靂-12的性能指標已達到著名的AIM-120、R-77等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的水平。

霹靂-12與殲-20的搭配,實現了四代機+四代彈的目標。如果說之前殲-20公開展示讓人們看到機動能力、隱身能力等水準,打開彈倉亮出導彈則讓人們看到了彈機結合的實力,和前面展示的其他科目一樣,同樣處在世界一流水平。殲-20的強大,可以說沒有短板。對於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網絡化作戰能力,總設計師楊偉也很有自信:在實際較量中會得到檢驗。

四代機+四代彈的威力如何?設計師近來予以揭祕。他認爲,在沒有電磁對抗的情況下,“三代機+三代彈”遇到“四代機+四代彈”,戰損比在數百比一;“三代機+四代彈”遇到“四代機+四代彈”,戰損比爲數十比一。如果有複雜電磁對抗,四代機隱身優勢被嚴重限制,雙方突然遭遇產生近距離格鬥的概率增加,戰損就不會那麼懸殊。

“國際廣泛認同的一個觀點是,戰機性能提升一倍,戰力隨之提升一倍;空對空導彈等武器系統的性能提升一倍,作戰性能的提升將會在15倍以上。”設計師這樣說。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爲何殲-20打開彈倉亮導彈算得上“特別展示”了。這種展示節奏穩紮穩打,步步提升,讓人看了放心、信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