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白酒行業的整體市盈率爲24.43,已降至25倍以下。

王立夫·2018/11/11 10:01來源:界面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Wind行業劃分,2018年第三季度,整個白酒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78.75億元,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0.62億元。而整個白酒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大幅放緩。其中,三季度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1.99%,爲2016年二季度以來最低增速;三季度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1.52%,爲2016年三季度以來最低增速。

過去12個季度白酒行業淨利潤與收入增速的變化。數據來源:Wind

由於貴州茅臺(600519.SH)所佔權重較大,該公司三季度疲軟的業績拖累了整個白酒行業的業績表現。貴州茅臺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197.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1%;淨利潤爲89.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1%;收入與淨利潤增速均創出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水平。

除貴州茅臺之外,白酒行業其他頭部公司的業績也有所放緩。五糧液(000858.SZ)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8.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17%;淨利潤爲23.8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61%,創出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增速。

洋河股份(002304.SZ)第三季度實現營收64.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11%,增速創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最低水平;淨利潤爲20.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53%。

不過,其他白酒上市公司業績放緩幅度不大,有的甚至加速增長。例如山西汾酒(600809.SH),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8.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58%,增速低於今年一、二季度,但高於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潤爲3.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24%,增速低於今年第二季度,但高於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

瀘州老窖(000568.SZ)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36%,爲2017年三季度以來最快增速;淨利潤爲7.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49%,爲2016年四季度以來最快增速。

儘管白酒行業銷售增速與利潤增速放緩,但毛利率卻在提高。根據Wind數據,2018年第三季度,滬深A股市場白酒上市公司的整體毛利率達到79.24%,而這至少是20個季度以來的最佳表現。這一方面是受部分產品提價影響,另一方面也有產品結構升級的因素。

過去12個季度白酒行業銷售毛利率與淨利率的變化。數據來源:Wind

相比毛利率的大幅提高,白酒行業的整體淨利率大體持穩。2018年三季度淨利率爲35.25%,低於第一季度水平,但高於第二季度淨利率。毛利率創出新高但淨利率持穩表明,白酒行業整體三費有所提高,體現出白酒企業對渠道的投入逐漸加大。

中銀國際證券在一份研報中稱,名酒直接提價、產品結構升級、消費稅確認方式變化,推動了2018年第三季度白酒行業毛利率的繼續上行。

過去幾年,白酒消費經歷了一個先下降、後上升的過程。2012年,隨着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政府三公消費得到遏制,導致白酒行業消費遇冷。幾乎在同一時間,塑化劑風波也席捲白酒行業,令白酒消費遭遇進一步的負面影響。2013年,白酒行業淨利潤和收入大幅下滑,這一趨勢延續到了2014年,當時白酒行業收入和利潤觸及階段性底部,收入和利潤的增長率也雙雙觸底。

過去10年白酒行業營收及其增長率變化。圖表來源:Wind

過去10年白酒行業淨利潤及其增長率變化。圖表來源:Wind

2014年之後,白酒行業開始啓動復甦,淨利潤和收入恢復增長,並且增速也逐年加快。截至2017年,白酒行業整體收入增速達到27.27%,利潤增速達44.29%。

不過,2018年全年,白酒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主要是因爲需求增速下降,同時渠道擴張帶來的紅利效應減弱。

中銀國際證券在研報中稱,過去兩年白酒行業上市公司高速增長的驅動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消費習慣和營銷模式改變推動品牌白酒集中度快速提升,二是主力品種價格上行,帶動渠道擴張和補庫存。而經濟復甦並非過去兩年白酒上市公司高增長的主因。

該機構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6年、2017年、2018年1-8月份白酒行業收入增速爲10%、14%、13%,這一數據體現了全行業真實的增速,遠低於上市公司水平。在此背景下,高景氣度僅屬於以上市公司爲主體的品牌白酒,與其他白酒無關。

中銀國際證券認爲,總體來看,本輪白酒行業的調整與2009年-2014年的白酒週期明顯不同。該機構稱,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邏輯與消費升級的方向未變,2019年-2020年白酒行業增速放緩,但不會失速甚至下滑。中銀國際證券預計,2019年白酒上市公司仍可增長15%-20%。

華泰證券認爲,終端需求不確定性加大是白酒板塊第三季度業績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該機構稱,在整體消費市場疲弱,消費者的消費意願趨向謹慎的背景下,作爲高端消費代表的茅臺酒的市場需求增速呈現放緩的趨勢。次高端白酒中,除了捨得酒業之外,水井坊、山西汾酒、酒鬼酒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均較第二季度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泰證券則稱,今年第二季度,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8家酒企收入實現正增長,而第三季度實現正增長的有14家,進一步反映出行業整體業績承壓。具體來看,名酒方面,2018年第三季度除茅臺外一二線白酒收入增速均超過20%,除茅臺和五糧液外淨利潤增速均超過20%,酒企利潤端增速均接近或快於收入端。中泰證券認爲,名酒直接或變相提價(產品結構升級)以及費用管控能力提高共同拉昇了整體盈利水平。

政策方面,有傳聞稱,白酒行業可能面臨消費稅的進一步提高,從而對上市酒企業績構成壓力。目前,白酒行業消費稅仍執行2006年制定的20%的從價稅率和0.5元/斤的從量稅率。不過,也有媒體援引行業人士的話報道稱,提高白酒消費稅屬於誤傳。根據微酒的報道,某酒業人士曾經透露,“消費稅上調是假的,實際上是消費稅要緩交纔是真的。”這位酒業人士稱,酒廠已經收到了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消息。

按照Wind行業劃分,目前白酒行業總市值約1.28萬億元,淨利潤總額約522.85億元。這意味着白酒行業的整體市盈率(總市值/淨利潤總額)爲24.43,已降至25倍以下。估值下降的原因是,此前白酒板塊股價回調,導致白酒行業總市值有所下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