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對教育的定義,各國學者認識不同。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英國的斯賓塞說:“教育爲未來生活之準備。”

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教育一直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三字經》的開頭彷彿一語道出了教育本身的含義“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存在的更大意義是讓人能夠回想起自己起初的善良。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注重啓蒙教育。兒童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啓蒙教育的目的不在於傳授和灌輸某種外在的、具體的知識與技能,而是要從心靈深處喚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識、生命意識,促使孩子價值觀、生命感、創造力的覺醒,實現自我生命意義的的建構。

中國明代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王陽明的《傳習錄》中一章《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認爲:教育,教的是做人的道理。他闡述了適合兒童的教育方法。說:“今教童子,惟當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爲專務。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教育兒童,應該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爲要務,具體的教育方法,則適宜用唱歌詠詩來誘導他們,以培養他們的意志;用學習禮儀來引導他們,以培養他們嚴肅的儀表;規勸他們讀書,以啓發他們的覺知。

王陽明解釋說:大體上兒童的性情,喜歡嬉笑玩樂而害怕被約束拘禁。教導兒童,一定要讓他們的心情趨向於受到鼓舞,心中感到喜悅,則他們的進步自然不會停止。"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所以用唱歌詠詩來誘導他們,不只是爲了培養他們的意志而已,也是爲了使他們想要呼喊蹦跳的情緒發泄在唱歌詠詩中,將鬱結壓抑的感情抒發於抑揚頓挫的音節中。

教導他們學習禮儀,也不僅僅是養成嚴肅的儀表,也是爲了讓他們在揖讓行禮當中活動血脈,用起跪屈伸來強健他們的筋骨。規勸他們讀書,不只是啓發他們的覺知而已,也是爲了讓他們在反覆的潛心閱讀中涵養此心,在抑揚有致的誦讀中宣揚他們的志向。

王陽明的這些關於教育的觀點對現代教育依舊有意義。教育決定着人類的今天,也決定着人類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