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都说“父爱如山”,但在孩子生活学习上,总是能看到妈妈们在倾尽全力,为孩子担心受怕的也都是妈妈们,爸爸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被忽略的。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好像在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下,照顾家庭、陪伴孩子是妈妈承担的角色,爸爸的任务就是挣钱养家。

而在美国,父亲更像是一个年长的玩伴,父亲的角色扮演得更丰富、生动,与中国式父亲全然不同。

今天家长君就带大家来看看中美父亲在亲子关系中为何差距这么大?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当代青少年父子关系图鉴

在中国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具体是怎样的?

人民日报曾推出过这样一段主题叫“男人如何用一个词描述父亲?”的视频,视频里不同年龄段的男性用“耐心、智慧、引导、安慰、爱、伟大”等美好的词语形容自己的父亲。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但评论却成了大型翻车现场,网友纷纷吐槽自己的父亲:脾气大、自以为是、霸道跋扈,令人绝望、沉默……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在年轻人眼中,父亲这个角色是有多么令人失望。

“父爱如刀”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流行唱黑白脸,而通常唱黑脸的就是父亲,常常扮演一个严肃的批评教育者的角色,久而久之,就衍变成一种“打击式教育”。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很多中国式爸爸都有点大男子主义,会用“父权”逼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指令“我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必须听我的”。

而青春期的孩子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可能会和爸爸的想法差距太远,甚至给爸爸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这个时候矛盾就诞生了。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其实小编认为,中国式的父亲,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打骂,最大的问题在三个字:不认同。

有很多传统的中国爸爸用自己固执的想法约束孩子,在遇上他们不认可的“兴趣爱好”时,常常对孩子施行打击式的强行更改行为。

这样的爸爸,父亲与子女之间的隔阂很大,父亲居高临下,孩子弱小无助。成长中要么充满抗争,要么满是胆怯,导致的结果则更多的是逆反。

沉默的父子

平日互不搭理、基本没有交流、一旦沟通就上纲上线,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的写照。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他们的父亲严厉,很少笑,话不多,不容易亲近,他们擅长隐瞒情绪,选择忍耐,从不夸奖孩子,也不出口说爱,和孩子永远有一条鸿沟。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在一档亲子综艺里,信是五个爸爸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跟孩子关系最疏远陌生的一个。在被问到和爸爸的关系时,女儿小丸子说“我们不熟,所以没有矛盾”不禁让人心酸。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很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与父亲的沉默、对抗、和解,也许最后的对抗有幸能够促成沟通而达成和解,但在这其中,孩子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抗争是无法磨灭的。

而且长期缺乏与父亲沟通的孩子,长大会容易出现缺乏自信心、沉默寡言、冲动易怒、自律性极差、缺乏规则意识等行为表现。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杜布森说:“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信,都和他与父亲的关系直接相关”,而在我们的家庭中,父亲的教育地位却被忽略了。

“你现在想起来管我了?”

中国式教育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努力赚钱,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就是合格的父亲。

有项调查表明,74%的父亲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忙于工作,承担着养家的任务,教育孩子的事,由母亲一人来承担也没什么问题。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参与往往比较少,而当他们意识到问题想起来要陪伴孩子的时候,却已经错过了孩子最好的成长期。

在另一档亲子主题的真人秀综艺里,父女张潮和张晔子的关系就是这样。

因为父母离异,张晔子被父亲忽视多年,被迫独立、勇敢,自己摸索着学会处理生活和情感。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但长大后的她,因为父爱的缺失,内心仍有创伤,“你会发现心里就是会空一块,缺失的那部分无法弥补。”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美国式父亲的角色扮演

与中国的“严父慈母”不同,在美国,陪伴是最长情的父爱,父亲对于孩子更像是年长的玩伴!引导孩子的同时,更多的是陪伴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角色不止一种:

角色一:全职奶爸

在经典美剧摩登家庭中,父亲Phil对几个孩子的教育实在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他从不会缺席孩子的活动,Phil作为一个地产中介,工作其实是很忙的。可是,Phil从来没有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他总是陪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从不缺席任何重要场合。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就像Jay说的,“所谓为父之道,90%是陪伴”。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在美国家庭教育中,非常看重父亲的陪伴式教育,甚至“全职奶爸”这个职位在美国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对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没那么强烈,另一方面,美国上班形式的多样化,让男性在工作之余也有更大空间可以选择在家带娃。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如今7% (约200万)的美国父亲选择不出去工作在家里照顾孩子,在90年代这个数字是 4% 。

而21%的父亲是因为单纯地照顾家庭而选择全职呆在家里,这个比例是 1989 年的 4 倍。

角色二:陪玩教练

在美国家庭里,孩子的玩耍和运动几乎都由父亲负责。如果你去美国城镇转一转,就能看到父亲带着孩子在建树屋、做木工活、骑自行车、徒步、露营……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据调查,美国的很多男性有两大爱好:

健身和做手工(做桌子、修理房屋顶棚这种大手工)。

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很爷们、能干、独立的表现,他们非常愿意带着孩子一起完成这些工作。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而且是全身心的投入,不是我每天陪你玩20分钟,或者心情好的时候陪你玩,是所有事项全部负责到底,让孩子明白我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不是旁观者或偶尔出现的参与者。

角色三:心理咨询师

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中,理想式的爸爸杰森老爸的教育方式温暖人心。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他总是很理性地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

有一集,儿子ben因为被一个大块头同学欺负而不敢去上学。

杰森老爸并没有像今天一些中国的父母那样声称要让孩子“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或者用所谓的大人社会的“丛林法则”去教ben。

而是告诉ben要敢于面对这个欺负他的孩子,不要躲避,带着勇气和正义,以男子汉的方式去和这个孩子进行沟通。最后,在父亲的教导下,ben终于鼓起勇气面对面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这种耐心、理性地告诉本要树立正义必胜的信念这样的过程,已经让本内心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之后的人生艰难。

心理学工作者Daniel Paquette曾认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多作用于抚慰和使孩子平静下来,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则在引领孩子走向世界的部分表现得更为突出。”

角色四:性教育者

在美国家庭里,男孩的性教育工作通常由父亲负责。

在我们中国性教育缺失甚至家长难以启齿的情况下,美国的爸爸们都开始给孩子递安全套了。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当男孩子开始约会时,他们会询问父亲的意见,比如着装是否得到、约会的注意事项、接吻礼仪等。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在美式家庭里,你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儿子:“我们接吻了。”

爸爸:“希望你当时很绅士、很温柔。”

实在无法想象这幅场景在中国一对父子之间是什么样的。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如何做好父亲这个角色

中国爸爸在子女家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和中国父亲的不善表达,确实是普遍现象,但我们还是得努力做一个好父亲。

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Michael E. Lamb把孩子的生活中父亲参与程度分为互动程度(比如通过语言、游戏、照顾直接互动)、可及程度(孩子觉得在自己需要父亲的时候,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对方的回应和支持)和尽责程度(满足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资源需求,不仅限于物质)三个指标。

投入时间和精力

要成为一个好父亲是需要付出的,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且这种投入可能需要与你的工作去对半分、甚至更多。

摇滚歌手郑钧的女儿在国外留学,当聊到“陪伴”的话题,郑钧说虽然不能陪伴在身边,但她的成长从未缺席过。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我差不多每天要给她发一个微信,我们俩有空的话也会视频聊天。但是当然,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主动追着她想视频。

我处于一个追求者的位置,每次特别死乞白赖的说咱们俩视频一下。我不想错过她成长的任何时刻。”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信任,换个思路看孩子

当孩子成年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他,他已经不再是什么都要你来拿主意的懵懂少年了。

孩子们在适应性、判断力等方面的成长与成熟已远超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还以老眼光看待他,还是不那么信任他,那么,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那自然是难以避免了。

去表达

曾有位大学生跟我们分享过他和爸爸的故事,大一出国的时候,爸妈来机场送他,妈妈舍不得直哭,而爸爸却不为所动,还抱怨妈妈玻璃心。

但后来他妈妈跟他说,爸爸在家习惯性的以为他没走,半夜照例给他房间送水。打开门才发现房间已经空了,那一瞬间他鼻头发酸。

父亲们,请尝试放下固执的权威,把深藏的爱表达出来,去关心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的学习,去参与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环节。放弃强硬的干涉和指责,像一个朋友一样和孩子相处吧。

今日互动:

在和孩子生活中有小摩擦的时候,您是如何化解的呢?评论区分享给我们吧

“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真实现状,家长必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