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读者留言:已经不看《歌手》了、越来越不想看《歌手》。 然而,就是在这样观众流失的现实下。 这档节目依然在坚持打造着国内最高品质的音乐现场。 每一季,每一集你都可以看到,从歌手到乐手到幕后,每一个人对于音乐的尊重、诚恳、用心、纯粹。 整个节目都在以打造一件艺术品的态度,而不是以娱乐的态度做音乐。 这就是为什么比起其他音综,《歌手》的音乐性始终无可超越。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始终热爱着《歌手》这档节目。
今年的《歌手》总决赛可谓精彩。 两位过往成绩优异,且是被认为冠军争夺者的首发歌手,破天荒地被两位奇袭打败。 这个结果今晚掀起了巨大的讨论,被认为是爆冷胜出。 不可置否的是,吉克隽逸和袁娅维的表现确实十分精彩。 袁娅维和马思唯的《2020 So crazy》,年轻感爆棚,整个表演流露着令人澎湃激动的新鲜血液。
而她居然选择在歌王之战的最后一场演唱英文歌。 可见她对自己音乐风格的坚持,并没有选择去迎合大众。 乐叔看到台前有观众湿了眼睛,想必这份挣脱束缚,冲破天际的力量,一定有人能感受到。 吉克隽逸和许魏洲的《Mad Man Killer》同样惊艳。 吉克隽逸的摇滚劲道十足,许魏洲的黑嗓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轮独唱的《坏女孩》,冷酷、婊气、把女性的独立、个性在音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谢袁娅维、吉克隽逸,让所有人看见新时代女性的样貌。 当然。 赛制的缘故,米西亚和周深也的淘汰令人意难平。 米西亚一整季的表演都集极其用心,哪怕是隔空云录制,仍然在每一次的舞台布景、编排上做出了最大的诚意,毫不敷衍。 第一轮《さよならの向う侧(再会的彼端)》的中文版,是很多人熟悉的《风继续吹》。
原本以为米西亚会做宏大的晚会式编曲。 没想到她收起了复杂的编曲,仅仅用钢琴和吉他伴奏,化繁为简。甚至收起了以往惯用的震撼的高音。 纯粹得动人。
周深在这季《歌手》的表现,更是有目共睹。 他刷新了过往许多人对他空灵嗓音单一性的既定印象。 可以唱二次元、可以唱黑暗系、可以唱英文可以唱怒音、可以抒情可以热烈,应接不暇。 感谢米西亚、周深在这一季的用心。 希望节目结束之后,所有观众可以记住他们的音乐和表演。 萧敬腾最后一场的表演,尤其精彩。 或许是因为排名的低迷,这一整季萧敬腾的表演都显得有些压抑。 直到最后一场演唱,终于解开了所有的内敛和深沉,展现了一场尽情尽兴的舞台狂欢。 同样选择狂欢和奔放的徐佳莹,最终没能进入总决赛的歌王竞争。 但就像乐叔在不止一次的往期推送中所说的。 徐佳莹在舞台上留下的歌曲,绝对值得赛后反复单曲循环。 感谢萧敬腾、徐佳莹,坚持了对音乐品质的追求。
最后,谈一谈冠军。 也就是本季《歌手》的「歌王」——华晨宇。 在第一轮的帮唱合作邀请李宇春,颇有一种加冕的仪式感。 就像两人在《西门少年》唱到的「野火烧不尽我们的野生野长」。 李宇春、华晨宇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野生野长的存在。 两人身上都伴随着争议。 李宇春出道头几年,因为中性的个人风格遭到了全网黑。关于春哥的段子句、表情包漫天流传。 而华晨宇因为怪异的台风,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无法接受。 因为今年《歌手》屡次夺得第一,网上甚至兴起了专门 diss 晨宇的团体。 这些都让《西门少年》里反复重复的那句「不畏流血,不惧流言,不停奋力奔跑下去」。 像是两代选秀偶像面对相似的人生际遇,相互勉励,相互呐喊,相互共鸣。 果不其然。 最后一场演唱,华晨宇还是选择了一首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哥谭》。 无论意义、形式、还是演唱上都尤其晦涩。 你可以说这是艺术表达,也可以说这是装神弄鬼; 你可以说这是神形合一,也可以说着是形式大于实质。 这就是华晨宇。 他在用音乐感染着这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 或许音乐的意义,并不是打动所有人。 而是让这个浮躁时代里的每种人,都能在短短几分钟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记得今晚总决赛的第一场表演,有一幕令人动容。 萧敬腾和林俊杰,用所有参加节目的歌手的名字,组成了「歌手」二字。 让整场总决赛,在一开始就超脱了竞争,超脱了功利。 回归了歌手,回归了音乐。
感谢这个时代所有的歌手。 让我们有机会聚在一起,通过音乐找到喜悦、悲伤、感动、情怀...

期待明年,再见《歌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