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发现,中国海军最新下水的056A轻型护卫舰上,舷号不再是以前的5字开头,而是启用了新的6开头号段。这时所有人才惊讶的发现,原来5开头的号段已经几乎用完,中国海军的各型号护卫舰已经突破100艘大关。目前,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护卫舰队。这100艘各种型号的护卫舰,既有服役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海军第一艘自主研制的导弹护卫舰,也有最近几年服役的世界先进水平大型护卫舰。可以说,这100余艘护卫舰,就是中国海军成长的缩影。
最新的056A轻型护卫舰已经启用了6开头的舷号
中国海军现役的100余艘护卫舰中,资格最老的应该是516“九江”号护卫舰。这艘护卫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导弹护卫舰053H型的首舰,于1975年12月31日入列中国海军东海舰队。这款护卫舰作为中国海军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款导弹护卫舰,可以说体现了中国海军当时最高的科技水平。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海军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除了4枚“上游-1”反舰导弹符合当时的科技水平外,其他的火炮、动力等,只有二战时期的水平。目前,“九江”号护卫舰已经在2002年改为了火力支援舰,拆除了“上游-1”导弹,安装了122mm火箭发射系统,用来在登陆作战中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经历数十年海风的洗礼后,与“九江”号同系列的早期型053H、053H1、053H1G护卫舰目前还有14艘在中国海军中服役,早已不在承担一线作战任务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将在今后的几年逐步退出现役。
516号火力支援舰是中国海军导弹护卫舰的“开山之作”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海军意识到,此前建造的053H1系列护卫舰已经无法满足海军的勤务需要。此时正值与西方的“蜜月期”,很多西方的先进技术传入中国,被用于海军的新型护卫舰上。80-90年代,中国海军先后设计建造了053H2、053H2G、053H3型导弹护卫舰。在这批导弹护卫舰上,中国海军尝试了许多此前从未使用过的先进技术:例如053H2型舰体首次采用全封闭、全空调、长桥楼结构,舰船动力系统控制实行机舱集控室、舰桥和机旁应急三级控制,正常情况下可实现机舱无人值守;053H2G型上加装了具备实战能力的红旗-61防空导弹与直升机机库;053H3型首次装备了在法国“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海红旗-7”防空导弹,首次拥有了可靠的防御掠海反舰导弹能力。目前,第二代导弹护卫舰在中国海军中尚有12艘,逐渐从一线作战舰艇中淡出。
053H3导弹护卫舰是中国海军第二代护卫舰的主力,将逐渐从中国海军一线作战舰艇中淡出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海军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新一代大型驱逐舰的加入现役,现有的053系列护卫舰由于排水量太小,已经不能满足海军远洋作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设计制造了054型大型导弹护卫舰。得益于近年中国在军工方面的厚积薄发,054系列导弹护卫舰采用的许多技术,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无论是采用了隐形技术的舰体设计,还是054A的共架垂发技术,都是世界上只有有数的几个国家才掌握的先进技术。目前,054与改进型054A导弹护卫舰共服役29艘,是中国海军的绝对主力护卫舰。
以054A型导弹护卫舰为代表的第三代护卫舰,是目前中国海军的绝对主力
2010年后,中国海军中执行近海勤务任务的037型猎潜艇与绝大部分053系列护卫舰即将退役,需要一款轻型舰艇来执行此类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排水量约1300吨左右的056型护卫舰应运而生。这款护卫舰并未装备太多的各种新型武器,而是根据任务需要,配备了适度的装备,很适合执行日常巡逻、警戒等近海任务。但是这并不代表056型护卫舰的技术水平不行,虽然排水量较低,但是056的对空、对海、反潜武器一应俱全,在改进型的056A护卫舰上,还装备了拖曳式声呐这种高端反潜设备。056系列护卫舰服役后,立即进入了大批量生产,短短数年时间内,已经服役了40余艘,承担了中国海军的绝大多数近海勤务。
056系列护卫舰是中国海军未来近海勤务的主力舰艇
目前中国海军服役的100余艘各种型号护卫舰,时间跨度长达40年,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罕见的现象。在未来,这种情况将不在出现,海军的护卫舰部队将由清一色的054系列与056系列护卫舰组成,作战能力也会更为强大。
本文未经“迷彩派”许可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