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这句经营口号我想表达的是:在人的“思想、愿望”里面包含着成就事业的力量。我认为,只要抱着纯粹的、美好的、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么,任何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够实现——这就是京瓷和第二电电成长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的“真理”。

稻盛和夫

即使每一天的努力和钻研创新只有很小一点点成绩,但是,如果积累1年、5年、10年,那么进步之大就极为可观,最终就能获得惊人的创造性的丰硕成果。

——稻盛和夫

01

既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现

我在1982年京瓷的经营方针发表会上提出了如下口号:

实现新的计划关键在于不屈不挠、一心一意。因此,必须聚精会神,抱着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坚忍不拔地干到底

这一段话,是从提倡积极思考的哲学家中村天风先生的著作中摘录的。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期望实现新的计划,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绝不能放弃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用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不断描绘心中的蓝图。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什么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达成。

通过这句经营口号我想表达的是:在人的“思想、愿望”里面包含着成就事业的力量。特别是,如果这种“思想、愿望”是高贵的、美好的、纯粹的,并且是一以贯之的,那么,它就会发挥最大的力量,实现人们认为无法实现的计划和目标。

在人的“思想、愿望”里存在着巨大的力量。对于这一点,一般人感到难以理解。所以,他们新的计划建立不久,就开始担忧起来:“市场环境不是在变动吗?”“或许会遭遇预料之外的碍。”“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然而,一旦心中产生这种杞人忧天似的烦恼,产生哪怕一丝的不安和恐惧,那么,这种“思想、愿望”所持有的力量就会大幅衰减,计划和目标就变得无法实现。

我打出这一口号之后两年,为了亲自证明人的这种纯粹的“思想、愿望”究竟可以成就多么伟大的事业,借以激励更多的人,我毅然投身于第二电电这一宏大的事业。

1984年,随着通信自由化,京瓷和其他两家企业报名参与通信事业,新电电三家企业开始了竞争。这三家企业中,以京瓷为母体的第二电电,与其他两家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是事前人在舆论的评判。

那是因为作为经营者,我自己就没有通信事业的经验,京瓷也缺乏通信技术的积累。其他两家分别可以利用现有的铁路和公路,在沿线辅设光缆,但京瓷却不得不单独开辟自己的通信网络,必需的基础设施只能从零开始构建。

另外从营业角度讲,因为母公司京瓷的规模尚小,在获取客户方面也比较困难,等等。但实际上,营业开始后不久,就在“这也缺、那也缺,什么都是劣势”之中,开张后的第二电电,在新电电三家企业中,取得了最为优异的成绩,一路领先。

这是因为第二电电虽然是“外行”,但是投入这项事业的“思想、愿望”却比哪家公司都要强烈而且纯粹。只要具备这种强烈而美好的愿望,事业所需要的技术和经验,此后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

我决心创建第二电电这个“思想、愿望”是不是真的高尚而且纯粹,我又用“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八个字来严格地逼问自己。

我揭示了一个纯粹的、合乎大义名分的目标:“降低通信费用,对信息化社会的国民作出贡献。”我决心创建第二电电。同时这个“思想、愿望”是不是真的高尚而且纯粹,我又用“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句话来严格地逼问自己。

“想创建第二电电”,这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大的富翁吗?”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出名吗?”这是从私利私欲出发的愿望呢?还是从“为社会、为世人”,即从良知良心、不挟杂私心出发的愿望呢?我对照“却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八个字,连续几个月,不停地自问自答。

在确认自己“没有任何私心”以后,我才决心踏上第二电电的创业之路。

当时的京瓷在东京等中心城市是一个知名度很低的企业,销售额只有2500亿日元。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方中坚企业,居然向销售额几万亿日元的国营企业NTT发动挑战,简直太莽撞、太不自量力了,正如堂吉诃德手持长矛冲向风车一样。世间净是这样的讽刺和评论。

然而,我对这一事业的成功,从来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我对人的“思想、愿望”所持有的巨大力量深信不疑

活跃在20世纪初期的英国启蒙思想家詹姆斯·埃伦,在他所著的《原因与结果的法则》一书中,非常精彩地表达了这个观点:

心地肮脏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心灵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原因是,心灵纯洁的人总是神定气闲,他们总是以更为明确、更强有力的目的和意识来引导自己能量发挥的方向

我认为,只要抱着纯粹的、美好的、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么,任何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够实现——这就是京瓷和第二电电成长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的“真理”。

只要具备纯粹而强烈的愿望,就必定能成功!“相信这一点,自始至终怀抱一颗清纯而美好的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新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02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开拓新事业并让它获得成功的人,多数是天性乐观的人,他们能够开朗明快地描绘自己的未来。

“头脑里闪过这样的念头,按现在的情况实现的可能性不高,但要是拼命努力的话,一定能够成功。那么,干起来吧!”这种性情乐观的人容易接近成功。

因此,在推进看来非常困难的新事业时,我经常起用这种“盲目乐观的马大哈式的人物”

他们虽然头脑简单、有点“马大哈”,但听到我新的设想时,马上就会天真地表示赞同:“这很有意思,一定得干 !”甚至当场卷起袖管,跃跃欲试。我常常委派这样的人担任新项目的领头人。

头脑聪明的人中悲观论者居多。这些人头脑敏锐,自以为有先见之明,似乎在事情实行之前就能判断成败。因此,当和他们提到新的构想时,他们往往下消极否定的判断:“这很难”,“实现可能性不大”。悲观派虽然有一定的先见之明,但他们的消极态度往往抑制了项目的实行力和推进力

而乐观派正好相反。虽然看到前景中有暗淡处,但他们却有前进的动力。所以在项目构思和开始阶段,我会借用乐观派的力量,让他们当牵头人。但是,当这种构想进入具体计划时,再全部委托乐观派就很危险。因为乐观派的动力容易失控、陷入莽撞,或误入歧途。

这时就要委托性格谨慎、深思熟虑、对事物善于观察的人当副手,事先设想到所有的风险,慎重细致地建立起实际的行动计划。

不过,一味谨慎也不行。

这些人在设想的困难和障碍面前,往往鼓不起实施的勇气,所以计划一旦进入实行阶段,又要回到乐观论,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我认为,这就是向新课题发起挑战最好的方法

03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

新型陶瓷技术革新的先驱——给予我这一光荣的称号,我觉得过奖了。如果说,我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我认为,那是因为我对新型陶瓷寄予的期望特别强烈的缘故。

在技术开发领域,要取得革命性的成果,光有专业知识,光积累技术还不够,还必须对工作具备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在未知领域开拓事业,“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样的东西做出来”,这种强烈的愿望绝对必要。

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愿望,在未知领域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时,才能克服它,才能将工作向前推进。其结果,就能超越常识,做出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如果打比方,所谓技术创新,所谓发明创造,就像没有指南针的小船航行于漆黑的大海之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面上,要保持正确的方向,要顺利达到目的地,所必需的就是对工作的强烈的愿望。

漆黑一团之中,没有灯塔,连星光也没有,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确定前进的方向。小船该驶向何方,困顿迷惑,甚至因为恐惧,不敢前进一步。

但如果陷于迷惑、束手无策,就必定无法前进。因此,在开拓前人未涉的领域时,在自己的心中,必须具备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借以坚定前进的信心

所谓心中的指南针,就是类似于“信念”的强烈的愿望无论如何也想这么干”这种强烈的愿望是事业的起点

在新型陶瓷这个行业内,京瓷是最后出发的。开始时,技术、设备、人才都不足,所拥有的只有“愿望”。但是,京瓷的发展证明,只要有这种“愿望”,只要这种“愿望”足够强烈,就足以克服任何不利条件,达到预定的目的地。

当然,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不是只要一两年就能轻易做到的。有时即使10年、20年也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但是,如果因此半途而废,那么,任何新事业都不可能成功

“不管怎样也要继续干下去”这种持续不断、不知疲倦的努力、钻研和创新,就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力。

而强烈的愿望,就是在达到成功之前绝不放弃,一步一步前进,天天钻研创新,日积月累。所谓强烈的愿望,就是靠这种执著的努力来支撑。

京瓷以新型陶瓷的结晶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太阳能电池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取得今天的成功,我们花费了将近30年的时间,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京瓷的主力事业。

就是说,“无论如何也想这么干”这种强烈的愿望是事业的起点。“不管怎样也要继续干下去”这种持续不断、不知疲倦的努力、钻研和创新,就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力。

一步一步踏实的工作,一段一段扎实的业绩,积累3年、5年乃至10年,就像乌龟爬行一样,就一定会帮助你取得成功。就算别人说你“泥土气”、“没效率”,你也绝不能退缩。

有时,拼命、踏实、持续努力的人自己也会产生怀疑:“这么干下去,到底能成何事呢?”这时候我就想对他们说:

天天不懈努力,钻研创新,这就是到达技术革新终点的“正确的地图”,就是通向成功的确凿的道路

事实上我自己就是这样。

我没有可以夸耀的高学历,上苍也没有赋予我杰出的才能。我努力去喜欢自己的工作,强迫自己投入到新型陶瓷的研究中去,我这过程中,我对新型陶瓷真的产生了兴趣,不知从何时起,就一头钻了进去。

后来,按照客户的要求,我一心一意、踏实努力,不断钻研创新。因此,不仅经营的企业在新型陶瓷领域内首屈一指,而且我本人也成了这一领域的专家,从产、官、学各方面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我意外获得了“新型陶瓷先驱者”的荣誉,但回顾自己的人生,首先浮现在我头脑里的就是“天天钻研创新就能孕育真正的创造和成功”这句话。这实在是太过平凡的经验。

即使每一天的努力和钻研创新只有很小一点点成绩,但是,如果积累1年、5年、10年,那么进步之大就极为可观,最终就能获得惊人的创造性的丰硕成果。

04

后记“改善与改良最重要。”

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

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与改良,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每天诵读六项精进

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②谦虚戒骄。“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③天天反省。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④活着就要感谢。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⑤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

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我经常将这“六项精进”挂在嘴上,提醒自己实行。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必须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这些道理当成摆设,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如遇侵权,请及时留言告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