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可以看出在明朝時期,其直接管轄的領土面積並不大,對於東北等偏遠的地區,採取的管理也多是通過設立“奴兒干都司”,來獲得這些地區對朝廷的進貢,並沒有在實際的管轄層面上下功夫,更沒盡到一個國家統治層應盡的責任。到了清朝時期,其領土範圍已經擴張到了黑龍江地區,且在這些新的領土上都設置了管理官員,實現真正的政治管理,這是明朝無法比擬的。

提起大清朝的歷史,很多人都會將其與腐敗墮落、喪權辱國、管理無能、日漸衰敗、末代王朝等貶義詞聯繫起來。 回想那個硝煙瀰漫的時代,八國聯軍手持洋槍、火炮,將侵略的鐵蹄踏進了古老的北京城,清政府非但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抵抗外敵入侵的防禦工事。相反,慈禧太后還帶着她的諸多皇親國戚,皇子皇孫們東躲西藏,並試圖利用一些讓步和卑躬屈膝態度,來換取侵略者給予的片刻安寧。 最終,慈禧的這一舉措,使得我們泱泱大國顏面盡失,更是簽訂了諸多喪權辱國的不公平條約,尤其是割地、賠錢,更是恥辱至極。 但是,雖然如此,清朝後期的那些黑歷史,卻並不能完全代表清朝整體的統治情況。 衆所周知,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由滿族人建立起來的統治政權。這是個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民族,素來以驍勇善戰、馳騁沙場等特點著稱。同時,極具野心的他們,不斷利用他們的八旗優勢,向東南西北的多個地區,大肆擴充自己的疆土範圍。 另外,政府更是採取了多項措施,積極處理內部的政治事務,清除各種管理弊端,以提高國內的生產力,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優質的管理辦法,正確的統治方向,讓清帝國的勢力逐漸擴大。清朝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到了乾隆年間,中國作爲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了。 可以說,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羣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那麼,清朝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壯大的呢? 明朝時期,其統治疆域的面積並不是很大,最遠的統治到達了雲南、貴州和福建等地,這些土地完全掌控在明政府的統治之下。再遠的地方,雖說也是明朝的管轄區域,但是,多數卻是名義上的管理,並非完全統治。比如:東北地區,只有遼東省是在明朝的完全統治之內,而其它地區卻不是。 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當時的明朝只在遼東省有些影響力,但是,在其它更遠的地區卻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而且,當時明朝的君王對於這些偏遠地帶的子民也沒有太多的重視,甚至,將遼東地區的女真族人與日本人共同歸屬爲“外夷”,絲毫沒有盡到一個國家應有的管理職能。 除此之外,明政府對於東北地區發生的一些事情,往往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比如:遼東的都督被殺,明宣宗竟說:“這樣的事情在蠻夷之地時有發生不足爲奇,難道我們還要動用國家的力量去管理這些蠻夷之事嗎?”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對於東北地區的管理態度,還是比較“隨意”的 ,根本沒有盡到一個國家應盡的管理義務。 然而,與明朝的不作爲管理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清朝的直接管理。 到了清朝時期,其領土範圍已經擴張到了黑龍江地區,且在這些新的領土上都設置了管理官員,實現真正的政治管理,這是明朝無法比擬的。同時,在清朝時期,國家不僅在偏遠地區派遣了駐軍,設置了官員,同時,還對當時的一些“外夷”地區,也實行了人口入戶,徵糧納稅,並派兵進行巡邊。 當時,朝鮮等一些境外國家,如果有偷渡者或者偷獵者在邊境進行侵擾,清政府都是採取嚴懲不貸的態度加以打擊。朝鮮就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清政府甚至要求朝鮮國王給大清寫信道歉,足見大清的天威。此外,還出現斬殺過境人員,懲治外國官員的情況,足見清政府對這些地區管控的嚴格程度。 正因如此,使得清政府對於邊境的統治和管控更牢固、更穩定。由此,可以看出在明朝時期,其直接管轄的領土面積並不大,對於東北等偏遠的地區,採取的管理也多是通過設立“奴兒干都司”,來獲得這些地區對朝廷的進貢,並沒有在實際的管轄層面上下功夫,更沒盡到一個國家統治層應盡的責任。 這一時期,東北等地只要能夠按時對明朝廷給予進貢,明朝廷就不會對該地區的管理多加干涉。所以,與明朝相比之下清政府就顯得負責任了許多。清朝對於像東北這樣偏遠地帶的管理,算是實打實的管理了,不僅有行政管理人員,同時,還派兵駐守,真正實現將該地區的管理職能和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裏。 所以說,在清朝統治時期,歷代皇帝對於東北實施的各項管理舉措,都是將東北作爲自家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加以掌控和管理的。 參考資料:

【《清朝興起時期中朝政治秩序變遷研究》、《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文明史·清代前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