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戰爭幾乎是一邊倒,美國人早就做了周密打算,1897年,美國海軍部曾草擬了一個爲解放古巴可能同西班牙發生戰爭的計劃,雖然美國承平日久,一開始軍隊戰力不夠,但美國畢竟比西班牙強大太多,何況西班牙人還要對付古巴和菲律賓起義軍,腹背受敵。就這樣,以3,289名美軍士兵死亡(432人戰死,其餘病死)的代價,美國把國土由西海岸延伸到夏威夷、關島和菲律賓,並且資本勢力實際控制了古巴,當然,美國人的做法並不光彩,菲律賓人民是一直渴望獨立了,他們希望趕走西班牙人,但可不希望美國人再過來,於是菲律賓人和美國人變友爲敵,1899年2月4日,美國對菲律賓革命軍發動襲擊,次日,菲律賓第一共和國向美國宣戰引發美菲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菲律賓淪爲美國的殖民地。

19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局勢變得極爲詭譎,英俄兩國的戰略大博弈(The Great Game)方興未艾,在中亞進行一系列爭鬥;歐陸地區,新崛起的德國(普魯士)橫衝直撞,法國愈發緊張;即使是在遠東,清帝國和日本帝國也開始了各自的改革並取得一定成效……
而在“世界島(歐亞大陸)”一片鼎沸之時,另一個地區也開始誕生新的霸主,這個國家就是偏安一隅的美國。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美國掃清了國內的巨大阻礙,爲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富庶的北美大陸使得美國人生活相當安逸,可謂既無內憂、也無外患,美國疆域極爲遼闊,資源富庶,乃膏腴之地;而歐陸等地來的高素質移民如潮而來,更加充實了國家實力,根據統計,從1870年到1914年,遷徙到美國的人數達到3200萬!
於是,美國人開始開疆拓土,向西驅趕印第安原住民;向南欺負墨西哥;甚至,對於北部的英屬加拿大,美國人也有覬覦之心,若非此時大英帝國還有相當實力,在1812年抵抗住了美國人的擴張野心,美國人幾乎要一統北美大陸。
美國實力的擴張使得國內的資產階級對於國內市場越來越不滿足,開始將目光由美洲轉移到全世界,此時,雖然漸漸力不從心,大英帝國餘威尚存;而美國國內絕大多數人,也仍然沉浸在“孤立主義”傳統中,對世界局勢影響不大。基於傳統政治影響,大家仍然認爲英國是世界第一號霸主。
但是,如果從硬實力來看,美國的肌肉已經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1890年,美國的工業產值達94.98億美元,這是英國的2倍以上,法國的3倍以上;而農業呢?到20世紀初,小麥產量、棉花產量、奶牛產量,美國均居世界首位。
在這個底氣下,美國人再也難掩全球稱霸之心,不滿足於“君臣固守以窺周室”,各路擴張分子開始聒噪,此時美國國內的輿論也極其具有煽動性,大肆宣揚“美國優越論”,宣揚建立強大軍力,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一次國會諮文中公開宣稱:“全世界國際事務上的領導地位將屬於美國”,問鼎之心,昭然若揭。
著名的《海權論》便是在此背景下出出爐。
除了說,美國人還要做!不過,此時國際局勢錯綜複雜,美國人還不敢大規模捲入亞歐大陸核心地區,以免引火燒身,而且把勢力擴張的方向主要轉向南美洲和遠東地區,而在遠東,美國也不敢染指英法俄的勢力範圍,美國找了個軟柿子——西班牙!
西班牙此時早已成爲二流角色,然而它卻控制着古巴(加勒比海上最大,最富饒的島嶼)和菲律賓!德不配位,必有殃災,美國人就盯上西班牙了。
1895年,古巴與菲律賓的民衆先後發生起義,開始反抗西班牙暴虐的統治,但西班牙進行殘酷的軍事鎮壓,又株連不少民衆,此事激怒了美國,因爲西班牙人在古巴的做法極大的得罪了在古巴有大量利益(主要在糖業和礦業)的美國資本家。
1896年11月,主張對西班牙強硬的共和黨人麥金萊當選美國總統,上臺後3天就向國會提議撥款5萬美元,援助在古巴的700名美國僑民。
1897年6月2日,美國向西班牙發出照會,抗議西班牙在古巴的暴政。
西班牙對美國人的野心有所覺察,極力避免和美國的糾紛,不斷讓步,宣佈給予古巴和波多黎各自治權,美國不依不饒,表示這種自治是謊言和欺騙,只有得到美國的保證,自治權纔能有效。
美國國內輿論大肆鼓動戰爭,1898年1月25日,美國《先鋒報》公開評論:“假若以後美國的利益遇到了危險,軍艦就必須加以保護”。
西班牙是百般忍讓,奈何美國人是成心找事,這就像鄭屠遇見魯智深一樣,你就算忍讓,也不可能避免一頓打,美國情報人員竊取了西班牙駐美大使的一封私人信件,然後聯繫古巴反西組織,讓他們在2月9日的美國《新聞報》上發表,該信攻擊美國總統麥金萊“意志薄弱,沽名釣譽,卑鄙無恥”,國家元首被侮辱使得美國舉國大譁,國會一些狂熱好戰分子嚷嚷着要下最後通牒,這顯然就是美國國內的人想故意鬧大事情。
美國和西班牙的戰爭只差一個火星,很快,火星來了……
美國就是在欺負西班牙
1898年1月12日,古巴首都哈瓦那發生騷亂,這起騷亂的幕後勢力是西班牙殖民軍,因爲他們對古巴自治政府極不信任,美國政府像撿到寶貝一樣,對此高度重視,美國駐古巴領事菲茨休·李認爲事態緊急,希望國內海軍部“做好準備”。
激進的軍人何止是“做好準備”,他們直接派了軍艦過去,“緬因號”海岸主力艦被派到古巴“友好訪問”,以保護美國僑民,然而,這時,一起震驚世界的事情發生了,“緬因“號於1月25日到達哈瓦那港,2月15日,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突然爆炸沉沒,軍艦上266人全部遇難,爆炸的威力巨大,幾乎炸掉的前側三分之一的船體,其餘的殘骸迅速沉入海面,造成266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爲士兵,爆炸時全艦軍官幾乎都在艦上,只有兩名軍官在陸上。
美國政府立刻派人去調查,西班牙提出共同調查的請求,毫無疑問被美國人嚴詞拒絕,3月28日,美國單方面公佈調查結果,聲稱“爆炸由於外部原因引起”,並表示是由西班牙水雷擊沉的。西班牙人也調查了,西班牙人調查的結果是爆炸由內部原因引起,美國人怎麼可能理會!
注:關於“緬因”號事件的起因及經過至今沒有明確的調查結果,事後的1911年,人們撈起“緬因”號殘骸,再次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西班牙人調查的可信度更高,“緬因”號大概率是內部爆炸,是自燃的煤造成了整個爆炸,很多歷史學家認爲,當時美國方面就已經知道結論,不過主戰勢力故意栽贓嫁禍給西班牙。圖爲1898年1月25日緬因號駛入哈瓦那港的照片。
全美激憤,西奧多·羅斯福稱這次沉船爲”西班牙人最惡劣的背信棄義行爲“、”美國需要一場戰爭“。反對西班牙的聲音隨着”記住緬因號“的口號日漸增長。3月27日,美國駐西班牙公使提出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火和取消集中營法等條件。
即使是到了此時,西班牙人仍然極力避免和美國這個強橫的巨頭產生衝突。西班牙委曲求全答應了美國全部請求,並於4月9日宣佈休戰(停止和古巴起義軍作戰)。但美國國會仍發佈決議:宣佈古巴擁有獨立權,要求西班牙從古巴撤出,授權總統使用武力,並宣告美國無意兼併古巴(只是想資本上控制古巴)。4月22日,美國海軍封鎖古巴港口,根據國際法,這就是戰爭行爲。
退無可退,4月24日,西班牙向美國宣戰,次日,美國對西班牙宣戰。
戰爭幾乎是一邊倒,美國人早就做了周密打算,1897年,美國海軍部曾草擬了一個爲解放古巴可能同西班牙發生戰爭的計劃,雖然美國承平日久,一開始軍隊戰力不夠,但美國畢竟比西班牙強大太多,何況西班牙人還要對付古巴和菲律賓起義軍,腹背受敵。
戰爭在古巴和菲律賓兩處進行。
美軍打着“幫助古巴獨立”的旗號計劃從聖地亞哥港登陸。但西班牙軍在此地部署了嚴密的防線,使美軍無法登陸,只好封鎖港口。6月10日,美軍陸戰隊從關塔那摩灣強行登陸,但遭到西班牙軍隊的頑強阻擊。6月底,防線被突破,美軍成功登陸。老羅斯福率第一志願騎兵團(即莽騎兵)節節獲勝,擊敗了西班牙在古巴的陸軍一部。7月1日,美軍攻佔聖地亞哥東北部和東部的據點埃爾卡納和聖胡安,對聖地亞哥港形成包圍之勢,從而讓戰爭的陸上形勢對美國有利。7月3日,西班牙海軍上將帕斯夸爾·塞韋拉指揮的加勒比海艦隊試圖衝破美軍的封鎖,但在古巴聖地亞哥海戰中被美軍徹底摧毀。7月17日,聖地亞哥市向謝夫特將軍投降。
在菲律賓,美國海軍准將喬治·杜威的艦隊在馬尼拉灣海戰中大獲全勝,馬尼拉港被封鎖,西班牙失去在太平洋的制海權,8月13日,美軍在菲律賓起義軍的配合下佔領菲律賓馬尼拉。同時,從香港出發的美國艦隊殲滅了駐守在菲律賓馬尼拉港的西班牙艦隊。
西班牙人知道大勢已去,8月12日請求停戰。10月,美西雙方代表在巴黎會面商討戰後安排問題。12月10日,美西雙方在巴黎簽訂和約,西班牙放棄古巴並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爲代價將菲律賓羣島主權轉讓給美國,美國人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又不往施加一些小恩小惠。
在戰爭期間,美國還順水推舟地吞併了夏威夷王國。
就這樣,以3,289名美軍士兵死亡(432人戰死,其餘病死)的代價,美國把國土由西海岸延伸到夏威夷、關島和菲律賓,並且資本勢力實際控制了古巴,當然,美國人的做法並不光彩,菲律賓人民是一直渴望獨立了,他們希望趕走西班牙人,但可不希望美國人再過來,於是菲律賓人和美國人變友爲敵,1899年2月4日,美國對菲律賓革命軍發動襲擊,次日,菲律賓第一共和國向美國宣戰引發美菲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菲律賓淪爲美國的殖民地。
美西戰爭是美國擺脫美洲地域限制,將擴張目光投向世界的第一次嘗試,這是美國由大陸擴張發展爲海上擴張的轉折點,標誌其外交政策已由孤立主義轉向對外擴張主義,是美國成爲海上霸主的前奏,是美國脫離美洲、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而擴張的前奏,纔剛剛吹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