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聲明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佈後,有不少網友開始質疑“梅姨”是否真實存在,還有人對發佈彩色畫像的ccser機構身份提出質疑。不過隨後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宣稱,“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佈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

日前,一張呼籲尋找人販子“梅姨”的圖片在朋友圈流傳,引發廣泛關注。蹊蹺的是,廣東警方稱“梅姨”身份與長相暫未查實,而被拐兒童父親申軍良則稱“網友質疑沒有梅姨這個人,簡直是對自己的侮辱。”

“梅姨”的畫像是怎麼來的?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呢?

朋友圈刷屏的消息中透露,“梅姨”涉及9起兒童拐賣案件。不過隨後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宣稱,“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佈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廣東省公安廳未邀請專家對梅姨二次畫像,廣東警方仍在積極開展尋找其餘7名兒童下落。CCSER也並非公安機關官方權威平臺。

真假“梅姨”刷屏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什麼?

這則回應透露了很多信息,首先,有兒童被拐確有其事;其次,官方曾公佈過一張嫌疑人的畫像;最後,現流傳的“梅姨”畫像來源存疑。

“梅姨”究竟是誰?據新華社報道,“梅姨”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2017年初,當時警方抓獲了“張維平拐賣兒童系列案”團伙,據張維平供述其曾在2003年至2005年間拐賣9個兒童,均通過一名被稱爲“梅姨”的女子介紹和聯繫轉賣。

根據張維平的描述,廣州警方繪製了“梅姨”的第一張模擬畫像,並於2017年6月公開懸賞,但未獲得有價值舉報線索。

真假“梅姨”刷屏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什麼?

第一版的“梅姨”官方模擬畫像

應被拐兒童家屬多次要求,2019年3月,廣州增城有關部門派員陪同曾替被拐兒童畫像的外省退休警務人員找該男子對“梅姨”畫像,也就是日前廣爲流傳的畫像。不過據張維平辨認,這張畫像與梅姨相似度不足50%,且與第一張畫像差異較大。

真假“梅姨”刷屏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什麼?

此前廣爲流傳的第二版“梅姨”模擬畫像

那麼這第二張“梅姨”的畫像是從哪來的呢?

被拐兒童父親申軍良說,第二版“梅姨”的黑白像是由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畫出來的。據北青報報道,林宇輝稱,“因接觸過‘梅姨’的人認爲此前‘梅姨’畫像不像,今年3月份的時候廣州市增城區刑警大隊邀請我第二次爲‘梅姨’進行畫像。”

真假“梅姨”刷屏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什麼?

至於“梅姨”的彩色畫像,林宇輝稱這是一個朋友主動要做的。彩色畫像更適合人眼識別,感覺更真實,就發給了申軍良。申軍良轉發至國內尋子相關平臺後就此流傳開來。

新華社資料顯示,林宇輝曾是山東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物證鑑定中心高級工程師,從事嫌犯模擬畫像工作十多年,在章瑩穎案中曾繪出了兇手畫像,把畫像寄到美國後沒幾天,美國警方就抓捕了章瑩穎案的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

真假“梅姨”刷屏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什麼?

“梅姨”是否真的存在?

在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聲明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佈後,有不少網友開始質疑“梅姨”是否真實存在,還有人對發佈彩色畫像的ccser機構身份提出質疑。

不過結合官方發佈的信息可以確定,確有被稱呼爲“梅姨”的人販子存在,但其長相和身份並未查實。

官方公佈的第一版“梅姨”畫像是根據拐賣兒童團夥成員張維平的描述所畫的。而第二版“梅姨”畫像是林宇輝根據與“梅姨”同居的六旬老漢和他的女兒的描述所畫的。尚無法確定雙方描述的是否爲同一人。

真假“梅姨”刷屏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什麼?

2019年3月,林宇輝受邀爲“梅姨”繪製新畫像。(圖:齊魯晚報)

有網友提出,不排除是同爲人販子的張維平故意描述地有偏差;也有網友設想,會不會“梅姨”只是一個代號,團伙裏負責聯絡的都叫“梅姨”……

林宇輝自己也強調,畫像畢竟是根據他人描述而畫成,僅是一種參考,民衆遇到與“梅姨”合成彩色像面貌相似的人不要立刻去報案,要根據體態、語言等信息進一步確認後再做決定。

且不管“梅姨”長相究竟如何,有孩子還未找回是事實,有人販子團伙成員還未落網也是事實。全網尋找“梅姨”的現象,讓人們看到了全社會恨拐、反拐的共識,也對人販子形成了有力的震懾。

真假“梅姨”刷屏之外,我們更應該關心什麼?

“梅姨”的刷屏反映了羣衆對打拐工作的“熱心”,但除此之外,打拐更需要“細心”與“恆心”。一方面羣衆應該採用正確的手段發現、提供線索,而不是不加甄別的隨手轉發;另一方面官方應該持續對人販子保持高壓態勢,積極運用高科技手段,切實築起保護兒童的嚴密防線。(中國搜索/趙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