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芥子氣炸彈漏氣

在北海水域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芥子氣炸彈泄漏。

比利時的克諾克海斯特度假村附近發現了有害的泄漏物。西佛蘭德省省長菲利普·德巴克爾呼籲清除這種彈藥。他說,最好是在氣體泄漏達到危害規模之前這樣做。

這些武器是幾十年前隱藏的,俄羅斯人也能偶然在自己國家裏找到它們。

據報道,發現的化學武器總量估計爲35000噸。

海上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芥子氣炸彈漏氣

2010年,德國環保學家稱波羅的海和北海爲“定時炸彈”,由於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千上萬噸的彈藥,對人類和環境構成了危險。根據專家的資料,在這些海域的一些德國領水中,有40萬至130萬噸彈藥,其中包括有毒炸彈。

芥子氣是一種叫二氯二乙硫醚(bis(2-chloroethyl) sulfide)的化合物,它是一種造成皮膚膿腫和細胞毒性的戰爭性有毒物質。即使在濃度很低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到眼睛、鼻咽和上呼吸道的粘膜,而在除局部損傷外,濃度較高的情況下,則會觀察到全身的中毒。眼睛接觸會導致失明,皮膚會引起膿皰,胃腸道會引起胃痛、唾液、噁心、嘔吐和腹瀉(有時帶血)。

海上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芥子氣炸彈漏氣

2018年11月報道意大利博洛尼亞及其周邊地區的數百名居民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炸彈威脅而逃離家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