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騰訊視頻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受到了大衆的喜愛, 對這部劇有些瞭解的朋友,都知道這部劇發生的背景設定在北宋時期。那麼,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這個劇整體色調非常暗,這是爲什麼呢?在這個時期,劇中男子的服裝都有哪些講究呢?今天,讓我們一探究竟。

爲什麼《清平樂》的色調很暗淡?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這部電視劇的色調整體偏素雅,與我們經常在熒幕上看到的其它古裝電視劇明亮的色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其實和北宋的文化有關。宋太祖痛奢侈之風,崇尚純樸,他不添置新衣,而經常穿着再三洗滌的舊衣,且顏色也非常素雅,不僅他自己這樣做,也要求朝中的官員和官員家屬奉行這簡樸。我們能夠在熒幕上看到《清平樂》,撲面而來的直觀感受,就是這種素雅的整體基調。

《宋史輿服制》中就有許多關於宋代服飾禁奢侈的意向,典型的宋代文化特色被隱含在其中,一方面是政治制度影響下要求人們崇尚古制,另一方面說明宋代注重維護生態環境,不濫用動物羽毛等爲飾,更多是對自然的嚮往,倡導天人合一的思想,用花卉植物等進行裝飾。 這些傾向表達北宋時期對平淡而又自然舒適的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又含有對富含含蓄文雅的傳統禮儀的重視。

由此可見,劇組對於選擇電視劇的整體風格和彩色搭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展角幞頭

《清平樂》當中的冠服有什麼深刻含義?

通天冠

遠至商代,男子已經戴用“冠服“了,但其樣式與今天的帽子迥異。古代的冠“通常是禮儀的象徵,體現的是禮法。到了宋代,由於經濟繁榮,重文輕武,非常崇尚禮制,不管是冠服,體服(遮蓋整個軀幹)還是足服在沿襲晚唐、五代遺制的基礎上,力圖恢復舊制。從北宋皇帝趙禎來看,最讓人印象深刻地是他“首服”,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帽子“ ,與清朝皇帝有着截然不同的區別,北宋皇帝的“冠服”有長長的幞頭,如圖所示,這個幞頭叫做“展腳幞頭“; 展,意味着展開,腳,意味着長。在北宋時期,服飾制度非常嚴格,只有爲官的人才可以戴冠,其它社會階層,如年輕的軍士,都用頭巾。

另一個需要介紹的就是電視劇當中,皇帝大婚時候帶得這種冠。這種冠的名字爲“通天冠“, 又稱爲“捲雲冠”,唐朝以後,這種冠成爲了最高級別的冠。通天冠冠身飾有二十四個距離相等的直線紋,這二十四條紋就是通天冠的梁數,又稱之爲二十四梁。皇帝在進行朝會,親耕藉田(種植供祭祀用的穀物,以勸農)時等人生重大場合,纔會着這種冠。

劇中男子袍服穿着有講究嗎?

從電視劇中分析來看,北宋時期的男子大多都穿着袍服,而男子的服飾變化主要在領、襟和袖三處,根據領可以分爲三類,直領,圓領和交領。根據袖的不同可以分爲窄袖、寬袖。根據襟的不同可以分爲,左衽和右衽。古代的傳統服飾一般爲右衽,即左側在上,右側在下;反之爲左衽。右衽是傳統服飾的象徵之一。甚至,更有觀點表示說,左衽和右衽用來區分生者與逝者,生者用右衽,逝者用左衽,但是在本劇當中,我們能夠看見都是右衽。可以見得,劇組是非常嚴謹的。

關於《清平樂》這部電視劇當中男子的服飾分析今天就到這裏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古代服飾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比擬的,尤其是爲官這個階級當中,對於服飾的要求更加考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