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肥宅快樂,代替了此前的喪文化、佛系90後、社會人小豬佩奇,讓我們在疲憊的生活中,尋找喘息的空間。在學校,在公司,我們扮演的自己的社會角色,而在家,我們迴歸了真實的生活狀態。

從“致鬱”到“治癒”的轉換,來的猝不及防,而僅僅是一年前,人們還像回憶初戀般爭相吶喊:喪過!

當肥宅快樂,代替了此前的喪文化、佛系90後、社會人小豬佩奇,讓我們在疲憊的生活中,尋找喘息的空間。生活已經如此艱難,當個快樂的肥宅,似乎也挺好的。

當代的社宅,已徹底擺脫了負面屬性,向“蠢萌”、“快樂”、“知足常樂”等象徵義進擊。《高校教師》裏說,每個人都有三種面孔,一個是自己眼中的自己,一個是他人眼中的自己,還有一個是,真正的自己。在學校,在公司,我們扮演的自己的社會角色,而在家,我們迴歸了真實的生活狀態。

越來越多當代人的宅狀態不是在逃避現實,而是在休閒時間爲自己構建一個舒適的空間,可以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可以暫時忘記不開心的事情。

吹着涼快的空調,吸一口珍珠奶茶……啊,原來生活還是這麼美好,又可以元氣滿滿了!

👨🏻‍🎨 設計:薯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