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黏菌究竟属于哪一类生物。但和原生动物不同的是,黏菌又拥有着“集体意识”——当周围食物短缺时,它们就会发出信号召唤周围的黏菌 “合体”捕食。

我们知道,麋鹿又叫“四不像”。因为其角似鹿而非鹿,脸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尾似驴而非驴。
而近日,法国巴黎动物园也展出了一种“四不像”的生物,它像真菌又不是真菌,像动物又不是动物……更重要的是,连科学家都还没搞清楚,它到底属于哪个物种。那么,这种“神秘生物”究竟是什么呢?
近日,在法国巴黎动物园,黏菌完成了它的“个人首秀”——公众可以在这个器皿里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不过,想要看清楚它运动的样子,还得通过延时摄影。
“黏菌究竟属于哪一类生物?”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仍然让科学家们头疼不已。首先,黏菌不是什么粘液细菌,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全球各地约有900个类似种类。它们的一生呈现出两种不同形态。平时,它们虽然没有嘴巴和眼睛,却能够侦测和吞噬食物,就像变形虫等原生动物一样。
但和原生动物不同的是,黏菌又拥有着“集体意识”——当周围食物短缺时,它们就会发出信号召唤周围的黏菌 “合体”捕食。
而到了繁殖期,它又像真菌一样,利用孢子进行有性繁殖。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只好把这个“四不像”归为原生生物界,属于黏菌门。不过,黏菌最吸引科学家的并不是它的属性,而是它的“智慧”。
据说,30多年前,当生物学家首次将黏菌带进实验室时,就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它不但会通过迷宫获取食物,还拥有惊人的线路规划能力。在觅食过程中,黏菌们伸展形成复杂的管道网,并通过一些简单规则管理网络,那些与食物没有连接的管道逐渐衰退,而找到食物的管道不断强化,并将营养物质送回中心。正是利用黏菌的这一特性,科学家们在实验中模拟出了整个日本东京地区的铁路网,而且两者惊人的相似。
正因为“无脑”却又表现出了智慧,黏菌还受到仿生学和人工智能方的极大关注。有人甚至猜想,黏菌就是打开未来人工智能大门关键的一把钥匙。
就算没有脑子,智力仍然碾压人类。这是什么?我们有理由怀疑,“黏菌”就是潜伏在地球的外星人。开个玩笑。不过,单细胞的黏菌倒是提醒我们,以后不能再用“单细胞”或“史莱姆”,来形容别人蠢了。因为,别说“聪明”了,就连“与众不同”这一点,很多人都做不到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