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商隐在此点到为止,宫廷里面的种种不堪,不需要费笔墨去详细说明,让能够用一句“薛王沉醉寿王醒”引起大家的好奇和思索。古人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曾季狸《艇斋诗话》中的“韩子苍诗法”,就是含蓄与婉转。

前言 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绝句,《龙池》 :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这首诗读完了以后,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薛王沉醉寿王醒呢? 唐朝金昌绪有诗《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读完以后,马上明白作者的意图,也知道了春怨的原因。 这两首绝句告诉我们作诗“忌直贵曲”,要学会含蓄与婉转地表达主题,这样才有余味。

一、 薛王沉醉寿王醒 什么是含蓄 《龙池》写了一场皇家宴会,唐玄宗在龙池请大家喝酒享乐,在这场最高规格的夜场中,薛王开心得酩酊大醉,可是寿王却越喝越清醒。 为什么会这样呢? 知道唐朝历史的人,自然明白李商隐含蓄的讽刺之意。 开元22年 , 唐玄宗与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举行婚礼, 咸宜公主的同母弟弟寿王李瑁遇见了一个美人,并且对她一见钟情。于是寿王就请求生母武惠妃成全好事,不久唐玄宗下诏册立这个美人为寿王妃,婚后的两人生活非常美满。 这个美人就是杨玉环。

开元二十五年,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逝世,这对于寿王是一个悲伤的消息,但是更不幸的事情却是一件令人难于启齿的丑闻。 因为心爱的武惠妃去世,唐玄宗需要一个人填补这个位置,但是后宫“三千佳丽”都没有入得了唐玄宗的法眼。这时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唐玄宗就把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召入了后宫之中。 这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龙池设宴,下面的寿王是什么感觉呢? 爸爸的快乐我们想象不到,儿子的痛苦我们也想象不到。 李商隐比较多事,在自己的诗作中揭了一下唐朝王室的伤疤。从这首诗也能看出来,唐王朝对于诗人太好了,李商隐如果生活在清朝,估计要身首异处了。 含蓄,就是虽有此意,但是含而不露,让读者去思索。李商隐在此点到为止,宫廷里面的种种不堪,不需要费笔墨去详细说明,让能够用一句“薛王沉醉寿王醒”引起大家的好奇和思索。

二、打起黄莺儿,莫 教枝上啼,婉转的妙处 和李商隐的《龙池》不同,金昌绪《春怨 》引起大家的思索的是前两句:打起黄莺儿,莫 教枝上啼。 为什么要把枝上啼叫的黄莺打跑呢?诗人后面给了答案: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读到这两句后,大家会心一笑,这时想心上人了呀。 诗家的语言,尽量避免直接叙述,而是通过婉转的表达,给读者一个“曲径通幽”的思索过程。这个思索,是一种探求的享受。 宋朝曾季狸的《艇斋诗话》中说: 人问韩子苍诗法,苍举唐人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予尝用子苍之言,遍观古人作诗规模,全在此矣。 此机杼也,学诗者不可不知。 韩子苍,即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韩驹。

三、含蓄与婉转 张籍有绝句云: 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风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这首诗不说好友去世,而是通过写景来含蓄地表达“花落人不见”的惆怅。这首的题目是《哭孟寂》, 是一首悼念已故好友的作品。 含蓄和婉转不容易区分,有时候含蓄就是一种婉转,婉转也是含蓄,例如《哭孟寂》。 不过,有时候婉转不见得一定含蓄。如杜甫的《月夜》诗云: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不说自己思念家人,却说家人思念自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并说自己的孩子不懂思念: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婉转地表达出夫人对自己的思念。 这种婉转很容易理解,但是作者却用曲笔写出。 含蓄,如同雾里看花,没有一定的知识或者理解能力,未必能够看破这层雾。 婉转,如同曲径通幽,只要走过去就能够看到,比较容易理解。 含蓄和婉转都可以通过写景、叙事、议论来表达,前者深一些、后者浅一些。

结束语 古人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曾季狸《艇斋诗话》中的“韩子苍诗法”,就是含蓄与婉转。 老街曾经做过一首拟古绝句《祈雨》: 祈雨归来茅舍前,柳条无力灶无烟。卧中忽听风云起,却是朱门飞管弦。 天下大旱,贫困的农家祈雨归来,衣食无着,而富贵人家依然歌舞升平。结束两句不说不直说此事,而是通过农家的听觉的角度来表达。 其实,整首诗就是用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意。

@老街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