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元氣大傷,被德國搞的耗空了國力,軍民還萌生了嚴重的挫敗感,此時的英國既無經濟實力,也沒軍事能力,更沒堅毅的決心去駕馭上百塊殖民地,最終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被迫解體,世界老大哥的地位才被後起之秀的美國所取代。18世紀到20世紀初的兩百年裏,英國的殖民擴張腳步遍佈全球跨越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殖民地盤最大的國家,也是最強大的國家,比起今日美國的地位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早在十八世紀,英國就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先進的工業催生出了發達的生產力,令其國力倍增,與傳統的農業國家產生了硬實力上的巨大差距,由此萌生了大英帝國開疆擴土的雄心壯志。
18世紀到20世紀初的兩百年裏,英國的殖民擴張腳步遍佈全球跨越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殖民地盤最大的國家,也是最強大的國家,比起今日美國的地位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俗話說“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在英國當了兩百年的世界老大哥後,難免在內外部積累了大量的矛盾。
內部由於其政治體制的靈活性,給了各黨派之間的鬥爭創造了空間,政府內部組織結構非常脆弱鬆散。外部各殖民地也都有脫離霸權統治,謀求政治獨立的意願,況且英國對殖民地並不在於對土地的征服和佔領,而是在於現實利益的攫取,更加劇了國家矛盾。
另外,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元氣大傷,被德國搞的耗空了國力,軍民還萌生了嚴重的挫敗感,此時的英國既無經濟實力,也沒軍事能力,更沒堅毅的決心去駕馭上百塊殖民地,最終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被迫解體,世界老大哥的地位才被後起之秀的美國所取代。 現在的英國雖然在人口數量、國土面積,包括國際影響力上,沒有了往日老大的輝煌,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也是多強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極,仍然是國際上爲數不多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首先從經濟上來說,2017年英國的經濟爲2.86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人均爲4.3萬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三,什麼概念呢,以中國大陸人均GDP最高的江蘇省爲例,2018年平均匯率折算才1.74萬美元,差了人家整整兩倍多,可見英國的經濟質量之高。
再從政治地位上來看,高含金量的全球性組織幾乎都有英國的一席之地,比如英國是英聯邦的元首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上政治影響力不凡。 然後從軍事上來看,英國軍事工業規模龐大、品類齊全,具有獨立研製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核武器的數量可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航空母艦和戰鬥機羣也都走在世界前列。 另外,英國科教文衛的綜合實力也是僅次於美國的,在生物醫藥和高新技術產業上尤爲出色,英國諾貝爾獎的獲獎人數全球第二,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像咱們熟知的劍橋、牛津也都是英國的高校。

儘管在上個世紀英國解體後,喪失了世界霸主的主導地位,但目前綜合實力依舊還是非常強大,依然是全球舉足輕重的重要一極,各大國也都買它的賬,所以還是有着超強的話語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