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把修復長江的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爲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長江安徽段是長江的骨幹組成部分,肩負着重要的保護職責。安徽省環保廳廳長徐恆秋近日接受新華網專訪,暢談長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

精彩觀點

長江安徽段是長江的骨幹組成部分,肩負着重要保護職責。目前,安徽在長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工作安排?全面推進長江生態環保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現階段還存在哪些問題?

安徽省在長江沿線全部實施了生態保護,劃定生態紅線,實行負面清單,所有污染項目一律不準進入長江沿線。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省委成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由省委書記、省長擔任委員會主任,實行雙主任制,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不遺餘力地做好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工作。省委書記、省長多次不打招呼直接奔向現場,在長江沿線進行暗訪,發現問題、查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

加強目標考覈。安徽省爲地處長江經濟帶的城市制定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凡是沒有達標的,一律實行項目限批,比如涉水項目,如果沒有達到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標準的,我們堅決不予批准。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長江沿線的五個城市、上下游之間相互激勵,水質需要達到相應要求,如果達不到,需要給與一定的補償。據統計,今年一季度長江流域包括支流,發生生態補償資金共7400多萬元,推動長江生態保護責任落地。

加強環境管理。目前,安徽省在長江沿線全部實施了生態保護,劃定生態紅線,實行負面清單,所有污染項目一律不準進入長江沿線,通過這項制度加強對長江沿線自然資源的保護。

共抓大保護、大排查。長江沿線5市共排查化工企業210家、專業化工業園區6家,對於查出來的問題,我們建立問題清單,立行立改,開展整治。企業園區經過整改依然不達標的,該停的停,該關的關,堅持依法辦事,嚴懲不貸。

保護水源安全。我們堅持排查問題、解決問題,堅決保護人民羣衆飲用水源安全。針對水源的所有檢查信息全部公開,滿足全社會的知情權,樹立政府負責任的形象。從今年3月份起,安徽省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督查,絕不讓沿江生態環境被污染。自2016年以來,長江安徽段水質一直保持在良好水平。

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全省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已於去年9月份全面完成,比國家要求提前了一年多完成。到今年4月底,覆蓋全省的林長制也將全面建成,全社會共治的局面在不斷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具體負責、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監督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當前,長江生態環保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沿江部分地區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所導致的結構性污染物排放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的完全的好轉,產業轉型升級任務重;飲用水源保護壓力仍然存在;航運船舶造成的污染較重;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等。

針對長江沿岸近期出現的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等工業垃圾‘產業鏈’問題,作爲監管部門,您認爲如何加強監管和執法?

持續深入大排查,堅定不移改徹底,依法依規嚴問責,機制建設管長遠,防範垃圾非法傾倒。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安徽銅陵發生了垃圾非法轉移傾倒的事件,問題確實比較嚴重,這起事件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下決心防範垃圾非法傾倒。事件發生後,省環保廳聯合省公安廳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進行垃圾非法傾倒大排查,到今年3月底,我們共發現了600多個問題。

針對已發現的問題以及暴露出的隱患,我們抓好以下工作:持續深入大排查。堅持“不留死角、不留盲區”抓排查,對長江兩岸、工業園區、固廢產生單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開展全面大排查,落實主要負責人逐級簽字上報的“四聯籤”制度,保證大排查真正落地,建立問題清單並實行動態管理。

堅定不移改徹底。查出問題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目標和時限,分類制定處置方案,確保整改到位。同時,分析查找固廢監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全面落實網格監管責任,每一個網格要有監管和責任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固廢等環境違法行爲,切斷外省向安徽非法轉移固廢利益鏈條。

依法依規嚴問責。全面客觀、實事求是開展調查覈實,依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規定,符合追職條件的,要追究失職失責人員。

機制建設管長遠。按照“控源頭、查輸運、獎舉報、堵落地、獎舉報、嚴打擊、重問責”的總要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安徽省環保廳起草了4個實施辦法,公安、交通部門分別就查輸運、嚴打擊出臺相應辦法,形成一個完整的制度體系。下一步對於促進垃圾污染防治、廢物污染防治等工作,將起到積極作用。

中央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新建設思路,引發了包括長江經濟帶沿岸11個省市在內的社會各界的熱議和思考。請問安徽如何扛起長江大保護的綠色‘擔當’?

必須保持清醒的政治覺悟、堅定的政治定力和正確的政治站位,勇於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綠色擔當’。

長江是一個整體的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發展的重要區域,保護長江是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的責任,對於任何一個省份來說,都不可能置身局外,必須勇敢擔當起皖江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

首先是政治擔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黨中央制定的戰略部署,每一個同志都應該按照中央要求去做。對於安徽省環境保護部門來說,更應該擔當這份責任。安徽作爲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保持清醒的政治覺悟、堅定的政治定力和正確的政治站位,勇於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綠色擔當”。

其次是責任擔當。作爲省政府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的組成部門,省環保廳要在長江大保護中勇於擔當、主動擔當。

明確定位,堅決看齊。中央關於“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部署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要圍繞中心、精心部署、精準施策,集中力量推進長江大保護,理直氣壯地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挺在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前面,忠實履職、主動履職、依法履職。

必須着眼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保持長江水質,必須保持長江水系生態系統健康穩定,必須保持流域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爲此,我們將以污染源治理攻堅、區域生態保護爲抓手,確保長江水系水質改善、生態良好。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以生態創建和生態紅線嚴格管控爲主要手段,確保流域整體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和趨於穩定。

強化監管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在污染治理方面,繼續開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長江沿江化工污染專項整治、長江經濟帶突出問題專項檢查和固體廢物環境污染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督查行動,例行督查與突擊檢查結合,明查與暗訪結合,排查與回頭看結合,整改與問責結合,不斷強化監管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違規行爲。

中央強調,長江經濟帶發展事關重大,每一步都要穩紮穩打。長江經濟帶不是獨立單元,涉及11個省份,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全面協調協作。對於這項工作,您有什麼建議呢?

着手長江環境保護立法工作,擴大聯防聯控範圍,推動形成‘失信行爲標準互認,信用信息共享互動,懲戒措施路徑互通’的跨區域信用聯合獎懲模式,開展長江大保護宣傳活動。

保護長江必須團結協作,共同來保護長江,對於長江的保護,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要着手長江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制定長江環境保護法,保護長江,將依法治國覆蓋到長江全流域,很有必要的。

第二,擴大聯防聯控範圍,完善聯防聯控內容,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加大區域聯防聯控力度,防範環境風險,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爲。

第三,推動環境保護領域形成“失信行爲標準互認,信用信息共享互動,懲戒措施路徑互通”的跨區域信用聯合獎懲模式。

第四,開展長江大保護宣傳活動。長江大保護是一個社會性的行爲,需要不斷強化宣傳工作,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環境大保護中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