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我們已經看了不少了,但是看得多了難免就會覺得題材有些單一了。從皇太極多爾袞到康熙乾隆雍正,翻來覆去的拍,看的也只是演員和畫面還有道具。就連最近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講的都是同一個時代的故事,只是主角換了一下。繼續下去基本就要給清朝的妃子們拍個人傳記了。但是明明我們的文化上下五千年,不能夠拍一些別的呢?爲什麼中國導演很少拍明朝的戲?

首先觀衆最關心的其實還是後宮的爭鬥,能夠真的靜下心來研究歷史的並不多,清朝時期主要的就是看後宮爭鬥,甚至唐朝還有武則天的上位歷史。在明朝時期,朱元璋嚴禁後宮干政,後宮的妃子們數量非常少,朱元璋也只有38個,其他的就更少了。

清朝的後宮妃子們都是從大臣的家中選出來的,不管是學識還是心機都非常深,更重要的是他們進宮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維繫自己家族的地位。所以在宮斗的時候格外賣力。可是在明朝,秀女都是從百姓中選出來的,嚴禁大臣送女兒進宮,更不需要聯姻,都是寫沒有太多文化的女人,這些姑娘們也都比較安分,有好的生活條件就很滿足了,根本沒那心思去宮鬥。後宮生活也就沒什麼人看了。

第二個就是非常敏感的民族問題了。因爲明朝時期,我們的矛盾主要就是跟蒙古和滿洲人的矛盾,儘管歷史事實是這樣的,但是在真的拍起來就很難把握那個尺度了,弄不好就成了破壞民族團結。大明創造了許多的輝煌,不管是軍事還是文化,即使是在崇禎自殺的時候,明朝的將士們也依然死守山海關。而清朝雖然有過鼎盛時期,但是也簽訂了無數喪權辱國的條約,還有滿清十大酷刑,相比之下,反清復明的呼聲高也是情理之中。

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滿清都是生活在北京的,即使是在大清滅亡之後,也還是有很多生活在北京的。僅僅是八旗子弟和滿清的人就高達幾十萬,北京現在除了一些外地的打工族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滿族人,尤其在相關的機構也有很多的滿清後人。他們對於明朝有與生俱來的仇恨。所以對於這樣的題材還是比較危險的。

也是因爲上面的原因,一般來說導演們更願意拍人們喜歡看,而且可以投機取巧的影視劇,而不是大費周章還不過審沒人看的明朝劇。畢竟在流量時代,大家看劇都是打發時間,又有誰能夠真的將一部好電視劇研究透徹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