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坦率的讲,《海上钢琴师》是我看过最多遍的电影,至少十遍以上了。虽然,它不像《指环王》气势宏大,不像《教父》史诗英雄,不像《肖申克的救赎》人性解脱,不像《非常嫌疑犯》曲折迷离,但它的的确确是一部关于自我内心深处最微妙的弦动的灵歌。

《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

1900说得几句话,先引用过来吧: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单纯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或许习以为常,但对于1900,那个一直那么纯粹的人而言,却充满了恐惧,充满了未知的迷惑和无尽的茫然。1900的心灵,纯净的如同孩童。

回顾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的心路历程,是否记得,时时会涌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不长大该有多好!” 那段我们依恋的童年记忆究竟是什么?不是玩耍,不是嬉戏,不是在妈妈的怀抱中撒娇耍赖,而是一种清澈的无忧无虑,是一种对生命最本真的体会。

《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

我们深深知道选择的痛苦,故而渴望义无反顾的决绝。

我们希冀着放得下的心态,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何须去拿起呢?”

我们每日忙碌于尘世的喧嚣浮动,游弋于人间的觥筹交错,却都默默地期待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平静。

我们追逐着物欲,名利,认可,奢华,享受,成功,可谁能像1900那样,只管默默地亲近他的琴键,奏出他的心灵,不在乎别人是否在“america”的欢呼中顿时无影无踪,忘却了那个抚慰着他们寂寞旅程的乐手;

生活,让我们疏离了亲情;功利,让我们世俗了友情;欲望,让我们背叛了爱情,可扪心自问,这一切的情感的告别的代价换来的真的是我们曾经梦想过的天真的幸福么?

所以,1900,给我最真的感受,就是那种简单的洁白。他知道他能拥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本就没有必要拥有的东西;他知道他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迷惘。

可能有人会讲,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这是一种懦弱的态度,这是一种逃避的借口。但我知道,当我们看着他随着钢琴飘荡于海浪翻腾的船舱之内,听着他为心爱的姑娘奏出海上钢琴师的旋律,用fuck the regulation轻轻地回答了船长的职责;说出你自取其辱,然后把香烟点燃于火热的琴弦之上,这些情节无一不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反之,他的自我更为高贵,他拥有的是自我的自我,而不是世俗的自我,他生活于他自己构建的灵性的殿堂,那个殿堂无人可攀。

1900,超越了生命的一个人,超越了尘世的一部电影,超越了常人价值观的一曲赞歌。

向托纳多雷致敬,不为《天堂电影院》,不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为他最美丽的生命篇章《1900》。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