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在危機來臨時方寸大亂的職場人,有多少是像Kaice一樣,有過危機意識,但都抵擋不過生活中的舒適,只有當危機降臨的那一刻,人們纔會真切地痛恨自己當初的揮霍。一時間有關“職場危機”、“疫情失業”、“中年危機”的文章佈滿了網絡,迷茫、焦慮、害怕的情緒圍繞着每一位職場人。

一場疫情,打破了大部分職場人的“安穩”夢,原以爲可以在單位舒舒服服賺錢過日子的人們,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卻亂了心智。
一時間有關“職場危機”、“疫情失業”、“中年危機”的文章佈滿了網絡,迷茫、焦慮、害怕的情緒圍繞着每一位職場人。
這兩個月,線上課程和培訓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推陳出新,因爲職場焦慮而爲知識付費的人越來越多。兩個月過去,當生活和工作慢慢恢復到正軌,一些人又回到了過去,繼續“喪”。
Kaice2月初得知公司很可能要淘汰一批員工時,拿起了多年不碰的專業書籍,想啃啃硬骨頭,爲年中的專業考試拼一把。
第一個星期,她發瘋似的勤學苦讀,早上6點就起牀,中午不睡午覺,反覆做習題。公司的每一次通知她都認認真真地揣摩,深怕有半絲的裁員痕跡。
第二個星期,公司給全體員工發放了全額工資,經過過年放假期間的血拼後,這錢如同及時雨一般填補了她花唄上的漏洞。焦慮感在降低,終於可以緩一口氣了,她又繼續翻起專業書籍。
兩個星期後,公司通知復工,Kaice所在的公司還算穩健。雖然營業額減半,但因爲老闆的流動資金充足,公司暫時沒有太大的風險,如同往常一般開工了。
這一關總算是過去了,員工相安無事。漸漸地,Kaice看書的時間在減少,遊戲、網劇、購物又開始了。她忘記了一個月前那種被失業籠罩的恐懼,忘記了自己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標。
那些在危機來臨時方寸大亂的職場人,有多少是像Kaice一樣,有過危機意識,但都抵擋不過生活中的舒適,只有當危機降臨的那一刻,人們纔會真切地痛恨自己當初的揮霍。
春節期間,我報名參加了一個金融理財的培訓課程,想着春節假期的時間不能浪費,增長一些陌生領域的知識也算是給自己的未來背書。
這個培訓前後差不多一個半月的時間,剛開營的時候,羣內的營員都積極響應,大夥兒的學習熱情高漲,互動和搶答的人也很多,我感覺自己很外行,因爲基礎的金融知識都不太懂。
參加培訓就必然有作業,否則只有輸入沒有輸出的培訓基本都是走過場。每天的問答、每節課的筆記、課後的作業、每週的周總結等等,讓一些學員慢慢褪去了初入培訓營的熱情。
在最後的畢業論文提交時,只有4個人完整地完成了全部任務的挑戰!
學習成長從來都是自己的事,不因工作,不因家人,不因利益,只因你的目標。你是否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是什麼?沒有目標的學習最容易失去方向,失去堅持的動力。
沒有誰天生就是智者,也沒有誰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到高薪。熱愛一份工作,熱愛一種學習狀態,堅持付出纔有可能走向成功。
學習如此,工作亦如此!
去年下半年,因爲業務開展的壓力,先生從他原來的公司將整個部門獨立剝離出來,開啓了創業的旅程。
那段時間,有些朋友不理解,放着高管高薪不要,在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下創業,無疑是風險大過機遇。但是先生覺得,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也許下半輩子遇到的風險會更大。
創業這事一旦踏上就是對金錢和精神的雙重衝擊,剛開始先生原公司的同事都不太看好這次創業,認爲分離出去至少要虧損一年。畢竟脫離母公司的業務支持,一切重新開始是件很難的事。
而當創業遇到新冠,對一直都在生死線上徘徊的公司,無疑是又一次重創。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奮力一搏的付出,想要活着,很難。
那時聽到先生說得最多的是:“即便再難也不能讓員工失去信心,企業的老闆不就是要撐起更多責任的那個人嗎。”
疫情雖然嚴重,但公司從未停止腳步,不斷攻堅新的業務;在家辦公期間的工資,公司一分都沒有少發給員工,員工也心存感恩;母公司的小夥伴受到新公司員工的影響,主動把衍生的業務介紹給了先生的新公司。
就在不久前,新公司的一個項目獲得了300萬的天使投資,山雞變成了鳳凰!
很多人都說先生運氣好,但我知道這哪裏僅僅是運氣的事。多年的積累、堅定的信念、無悔的付出、團隊的聚力,缺了哪個都無法拿下這彌足珍貴的投資。
機遇從來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公務員小王在這場疫情中並未受到多少影響,相比往年,只是放假的時間有些增加。
工作十二年,有同事進去了,有同事升官了,還有同事下海了,唯獨小王不上不下,在本職崗位上一動不動。每月工資從2800元升到了3500元,加上各種補貼,在五線城市的生活還算滋潤。
前幾年他還在羨慕身邊的同學工資比他高,生活比他有趣,感嘆自己待在五線城市安穩過日太過安逸。最近,在周圍一波波的失業聲中,小王漸漸有了優越感。
昨天,當他得知同爲公務員的老婆即將升職到其他城市做領導時,安逸的神經終於被觸動了,他開始有些瞧不起自己這麼多年的“不上進”,他害怕老婆未來比他厲害以後會拋棄他。
職場的下半程,有人喜歡安穩度日,有人喜歡迎接挑戰。通過與他人的對比來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優勢的想法十分幼稚,因爲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打敗你的是誰。
超越每一個階段的自己,你纔有可能超越多年後的他人。
成功是要被磨礪的,每個人都渴望在職場上獲得成功,但我們更應該明白,那些能夠登上職場巔峯的人之所以能夠獲得機會,不是命運的眷顧,而是他們自己從來都不肯服輸。
當危機來臨時,我們深感努力拼搏的重要性,學習的熱情不斷高漲。但當危機慢慢走遠時,我們是否還能保持危機感,堅持學習和成長呢?請不要忘記了當初的恐懼和無奈!
別忽視每一個蓄勢待發的累積:隨遇而安的職場,才處處充滿危機。
職場的前程永遠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那些打不敗我們的,終將成就我們!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