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迪
熟悉老承德歷史的人一定記得,這個今天以避暑山莊聞名的地方,當年也曾經是省會一級的城市。那個古老的名字,熱河省,爲什麼會突然出現,而又突然消失於歷史中呢?
圖/避暑山莊的溫泉就是“熱河”的由來
01 蒙古危局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遠處漠北的烏里雅蘇臺(外蒙古)首府庫倫上演了一場軍事政變。本來在清政府麾下百般順服的外蒙古王公看到清王朝氣數已盡,便在俄國人的挑唆下,將滿清駐外蒙古的辦事大臣與清軍驅逐出境,同時大肆排擠當地漢人,公然宣佈蒙古獨立。
這些人的野心當然不止於漠北。在他們眼中漠南也是當年成吉思汗的領土。於是,在蒙古宣佈“獨立”之後,外蒙古王公便向漠南各個王公發出文書,勸導他們入夥。隨即,毗鄰漢地的內蒙古各地一片躁動,部分王公陰謀響應外蒙古發動叛亂(1912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剛剛成立的北洋政府雖然對漠北鞭長莫及,但是對內蒙古各地做出了快速反應,開始通過政治軍事專管來保護邊疆安全。於是,北洋政府爲了保證北京附近的安定,將直隸北部與內蒙古昭烏達盟(赤峯、通遼一帶)、桌索圖盟(遼西喀喇沁)合併,並於民國三年(1914年)1月設置熱河特別區,利用中央直轄保證了北京周邊蒙古部落的穩定。
02 民國亂局中
1928年,隨着南京國民政府建立,熱河特別區晉升爲熱河省,成爲了與內地平級的省一級行政單位。儘管熱河省的控制權在民國時期不斷易手,甚至一度成爲了奉系軍閥湯玉麟的後花園,但是由於熱河省這一直轄行政方式的確立,身處北京之郊的熱河省基本消弭了離心傾向。
隨着日本人在北大營的一聲炮響,整個東三省在一年之內全部淪陷。1933年,日軍開始向長城一線推進,古北口外的熱河省成爲了華北的第一道門戶。然而,奉系軍閥張作相與湯玉麟卻在初戰失利後倉皇逃竄,導致熱河全省七天全部淪陷,直至1945年方取得解放。
圖/日軍侵略熱河
03 歸入內蒙之中
1948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軍收復承德,熱河全省解放。建國前夕,內蒙古自治區於東盟自治區的興安盟與呼倫貝爾盟成立,一個嶄新的內蒙古自治區旭日初昇。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後,中共中央東北局宣佈從1949年5月開始,將遼北省代管的哲里木盟(今通遼市)與熱河省代管的昭烏達盟(赤峯市)交由內蒙古自治區管轄,熱河省僅保留今天河北與遼寧、內蒙古的交界地區。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學第二次會議宣佈撤銷熱河省,將其主要部分劃歸河北省管轄。至此,熱河省的歷史使命宣告終結。
圖/木蘭圍場-昭烏達盟
可以說,熱河的誕生是中央政府爲穩定北部邊疆而專門進行的軍政措施,而熱河的歷史使命也終將隨着我國北部邊疆的基本穩定而宣告終了。
參考文獻:
1.內蒙古通史
2.現代東北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