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你們還在吐槽親戚長輩發來的【幫我砍一刀!】,現在就光榮加入了隊伍。果然,大家都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知乎用戶 田星星

  從10月開始,各類淘寶鏈接再次佔據了人們的聊天窗口、朋友圈、甚至微博評論區等“領地”,以不可抵擋的姿態向大家宣告:今年“雙十一”的衝鋒號已經吹響。

  在今年雙十一啓動會上,阿里方面聲稱:“今年的玩法會更簡單!”。

  然而,等到序幕真的拉開,用戶們便發現,除預售、打折等傳統活動,還有一款“雙十一合夥人組隊PK人氣,集能量瓜分10億紅包”的新玩法等候大家。

  所謂“組隊PK”,是指每位用戶可和其他4人組成戰隊,組隊後每天早上9:00會自動開啓戰隊PK,與隨機匹配的戰隊PK拉到的贊數,人氣高的一方勝出,勝出者將瓜分能量池的能量,每100能量可抵扣1元人民幣。團隊能量最高的11個戰隊,更是會獲得“清空購物車”的大獎。

  

  “不能輸,一輸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南京大學新記者聯繫到今年在泰州準備考研的阿鯉,阿鯉對雙十一的活動投入了不少精力。阿鯉雖然覺得“今年雙十一太煩了,套路太多,分散度太強,而且根本拿不了多少錢”,不過“多少錢都是錢,如果別人分到錢自己不參加,總覺得虧了。加上我總是在微博看到別人抽到100、甚至1111的紅包,也難免抱着不切實際的幻想。”

  今年“雙十一”所有活動阿鯉基本都有參與。“一個時間點有好幾個,我真的手忙腳亂。”其中,阿鯉投入心力最多的還是“組隊集能量”,“太累了,瘋狂到找陌生人點贊,加羣互贊,包括代購拉的羣和之前旅遊住的民宿老闆拉的羣。”

  問及爲什麼如此“瘋狂”,阿鯉表示“最後衝刺的時候,不想輸啊,一旦投入進去就不想認輸啊。而且一輸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爲了這一份“不能輸”的“戰鬥欲”,參與者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爲了拉贊,找親戚朋友已經不值一提,找前任、從未聯繫過的同學、早就翻臉的“前”朋友也都不算新鮮事。

  連假意求和,等到當天PK快結束時再瘋狂拉讚的“計謀”也數不勝數。

  

  “一頓操作猛如虎,最終才賺兩塊五”

  據粗略統計,把阿里系所有APP內的能量收完每天需要30分鐘,最後可以換取約500能量,相當於時薪10元。而這僅僅是最穩妥的方式,如果參與了組隊PK活動,每天勢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換算下來的時薪,5元錢都不一定能保證。

  另一位受訪者、現在淮安某銀行工作的鳳梨認爲,自己不可能佔到馬爸爸的便宜,還是省了這個動腦筋的功夫吧,“如果確實便宜到值得我花這個精力的話再考慮吧”。

  與鳳梨心態一樣,不少網友表示“不理解這個活動的意義在哪,爲社會促生更多的‘黃牛’嗎?”“爲這幾塊錢的蠅頭小利而消耗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攢下的人情去做這一些毫無意義的事,不值得。”

  對於淘寶一年比一年複雜的營銷手段,南京大學研究市場營銷領域的鄭麗勇教授則表示商家的這種心理實屬正常。

  今年的組隊模式無非是商家營銷的“新花樣”,拉上朋友互相監督,大大降低“孤軍奮戰”容易放棄的概率;與其他隊伍對壘,則是利用人的競爭本能增加參與者的積極性。此外,“非戰隊成員每天可爲其他6個不同戰隊分別點贊一次”的規則,則與“六度分隔”理論的內涵相貼合——“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超過三次就要絕交了”

  與鳳梨一樣,在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讀研一的小倪也經常遇到老同學來求讚的情況:

  

  每人每天僅六次點贊機會的規則,意味着當你的點贊機會用完了後,便不得不開始“花式”消耗自己的人情,這種消耗不僅傷人,而且傷己——於拉讚的人而言,厚着臉皮向列表裏的好友“求”贊,本身就是難以開口的心理折磨;於被拉讚的人而言,每天承受着也許根本不熟的“好友”轟炸來的同一種消息,更是煩不勝煩。

  除了時間成本的浪費、人情的消耗,組隊PK的過程還常常給參與者帶來負面情緒,一旦加入戰隊,便開始無止境的爲其消耗精力,直至身心俱疲。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戰鬥”,第二天一睜眼,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疲勞戰”。

  

  

  作爲娛樂,組隊PK、拉贊集能量未嘗不可,但如果本末倒置,爲了“蠅頭小利”,甚至只爲了“不能輸”的一口氣,而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感情,真的是因小失大。

  面對商家精明的營銷,面對可預見的付出大於回報的結果,保持理性、重在參與,纔是最明智的心態。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自南京大學新記者”

  採訪 | 歐青妮 張詩童

  文字 | 崔雨薇

  圖片 | 來自受訪者

  責編 | 張詩童 彭雅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