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觀察|航母走向何方?美國對航母編隊發展戰略的探討反思)

據美國媒體日前報道,美國海軍參謀部宣佈啓動爲期六個月的計劃,研究美國航母編隊的未來及艦載航空兵的發展前景。 這一決策意義重大,因爲今天這一領域已經積重難返,無法找到通俗易懂的最佳解決方案,而航母數量的變化可能成爲之前“堅不可摧、富於傳奇色彩”的美國軍事力量正在走向衰落的標誌。 “化圓爲方” 成立航母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可視爲一種悲觀信號。做出這種決策意味着存在嚴重問題。隨着有理有據建議的提出,由於通常存在意見分歧,往往會出現意外情況。 美國海軍部代理部長莫德利指出,不僅要弄清航母的發展趨勢,而且要搞清數量相對削減情況下的運用方式。“我國和世界面臨的長期挑戰要求準確評估並做出艱難抉擇。因爲根據合同,我們將建造4艘CVN-78“福特”級航母,還有一些時間認真思考,下一步究竟應該何去何從。”莫德利說。 美軍做出的任何評估應充分考慮造價、生存力和國家保持國防工業基礎的迫切需求,國防工業爲我們生產所需的艦艇,促進在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及以後建設確保優勢的一體化海軍。 建造航母將爲美國46個州提供約6萬個工作崗位。不能像水龍頭那樣說開就開,說關就關。我們必須對變化進行深入的思考,因爲這會對國防工業的競爭力、就業率產生深遠影響。這一聲明透出絲絲寒意。假如一個軍事工業計劃十分繁榮、迫切需要,根本談不上保存工作崗位,更不要說“保持工業基礎”了。這隻能說明,計劃的進一步推進步履維艱。

航母已經誕生一百多年,其未來命運如何一直是軍事界探討的重要話題 延緩災難 爲什麼今天對於美國海軍的未來發展瀰漫着悲觀情緒?原因顯而易見:首先,美國的國防預算捉襟見肘,資金充盈、經濟強大已是昨日雲煙。如今一艘航母的全生命週期需要投入500億美元,美國現在有11艘航母,還不算大量通用登陸艦,對五角大樓而言,這已經成爲一種無法承受的奢侈。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如此龐大艦隊的存在需要明確的目標。除了航母,還有大量各種級別的戰鬥、輔助艦艇。正是過去在太平洋上與日本浴血奮戰時,開始建立起以航母爲中心的強大艦隊。如果把航母抽出去,整支龐大艦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航母已經不僅是工作崗位,而是一整套國家哲學,美國大型部隊的存在方式,涉及上百萬軍人的勤務。如果這一切因爲失去了軍事合理性而遭受打擊,瞬間崩塌,美國沒有人敢冒這個險。 而且一些支持發展航母的人並不打算讓出自己之前不可動搖的地位: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馬更些上將在美國國會武裝力量委員會聽證會上指出:“保持對伊朗的動態遏制時,航母的存在可以使美軍駐中東司令遊刃有餘”。 他認爲,航母將給美國在這一地區帶來“獨一無二的潛力”,特別在實施空中打擊、清除了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之後,局勢愈發緊張。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馬更些上將代表美國軍方和工業部門的利益,只有堅持建造大型航母,才能保證自己職位的穩固和美國軍工集團數十億美元的高額利潤。 這位上將的立場得到了實踐的相應支持。目前僅在波斯灣及附近地區美國就部署了兩個航母戰鬥羣,分別以CVN-75“杜魯門”號和CVN-69“艾森豪威爾”號爲首。還有“巴丹”通用登陸艦領銜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兵團。

航母會不會像戰列艦一樣因軍事技術發展退出歷史舞臺? 一切皆有定數 長期以來美國航母編隊運用的戰略戰術陷入了停滯,特別是海洋上實施武裝鬥爭的方法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能不加以考慮。 從越南戰爭開始,儘管美國大量使用航母編隊,但當時已經遭受了挫折。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俄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面臨新的形勢。美國軍事領導人,儘管是被迫,卻強壓心頭怨恨,提出了令公衆莫名其妙的“反區域拒止”概念。 這一概念的大致意思是,由於相應國家的防禦能力成倍增強,美國航母編隊、海軍陸戰隊面臨新的形勢:很難接近潛在敵人的海岸。 鑑此,在實施登陸戰役和對岸空中進攻戰役時,傳統上航母將發揮關鍵作用。這對他們之前毫無爭議的作戰運用哲學是一個沉重打擊。另外,對於這些過去海洋上的主宰,出現了新的嚴峻挑戰。 美國認爲,和過去一樣,俄羅斯構成了最大的挑戰,尤其體現在海軍戰略和艦艇建造計劃方面。似乎公認應建設基於航母的強大海軍,俄羅斯軍方卻另闢蹊徑。 爲什麼俄羅斯要建設短小精悍的海軍?可能是因爲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金、能力不足,不得不節約經費。 但主要原因是,已經看清美國海軍的發展已是窮途末路,陷入了慣性思維、因循守舊和軍工體系發展的既定軌跡。 俄羅斯卻可以避免重蹈覆轍,“從一張白紙”開始增強能力,從符合現代、未來海軍技術發展階段的立場建設全新的海軍,即致力於發展精確制導和遠程打擊導彈武器,建造大量相對較小、敵人難以摧毀的艦艇。目前這一構想正在成爲現實。在其框架內已經建造了數十艘新型導彈戰鬥艦艇。起初美國對此不屑一顧,認爲這只不過是俄羅斯經濟、預算虛弱的表現。

“鋯石”導彈未來將取代SS-N-19等老式遠程反艦導彈 災難突然降臨 這樣悄無聲息的幾年過去了。今天俄羅斯突然開始爲自己的各類小尺寸艦艇、潛艇大量裝備顛覆性武器——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突出特點是:命中精度高,射程遠,最致命的是,美國的艦載反導系統根本無法攔截! 現在美國才意識到出現了不久前他們根本不相信的新現實、能力。美國海軍反應遲鈍的人終於明白,即使從俄羅斯一艘微型導彈艇發射一枚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也可能殺傷、甚至擊沉一艘大型航母。而且依靠目前的軍事技術發展水平,根本無法攔截逼近艦艇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例如,俄羅斯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成爲一種現實威脅,甚至“神話”。據報道,其射程可達1000千米(621海里),在大氣層中的速度高達8-9馬赫(6090-6851海里/小時),比目前美國的“魚叉”亞音速反艦導彈(600海里/小時)和俄羅斯“鎬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2.5馬赫,約1900海里/小時)快多了。英國對這一威脅憂心重重,認爲最新型的“伊莉莎白女王”航母無法攔截俄羅斯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鋯石”導彈設想圖 俄羅斯和蘇聯從未試圖在大型艦艇、尤其是航母方面與美國一較高下,俄羅斯目前只有一艘航母,但是卻擁有裝備亞音速、超音速反艦導彈、防空導彈的30艘驅逐艦、50艘輕護艦和30艘導彈艇,還有多艘裝備反艦導彈的潛艇。理論上講,這些艦艇換裝“鋯石”高超音速導彈之後,即使一艘500噸級的“紅帶蛛”導彈艇也可以擊沉美國的巡洋艦甚至航母。 美國軍事雜誌《國家利益》發表了題爲《美國海軍的夢魘:俄羅斯所有戰鬥艦艇將裝備高超音速導彈》的文章,可見,俄羅斯的選擇是正確的:把優先方向確定爲建造大量小型海上導彈發射平臺,而不是隻建造幾艘可能輕易被擊沉的大型艦艇。 俄“星”週刊4月19日稱,今天美國正在抓耳撓腮,因爲的確不清楚究竟應該如何反制。因爲現在他們的航母在使用時岌岌可危:被立即擊沉或嚴重受損。因此,美國現在急於成立專門委員會或邀請相關智庫解決海軍建設刻不容緩的難題。然而他們面臨的任務就像是“化圓爲方”。因爲根據自然界的規律,恐龍遲早要滅絕。但美國天性使然,還會製造出新一代過時的海上“怪獸”。 (本文原題爲《美國對航母編隊發展戰略的探討反思》,首發於遠望智庫,文字略有刪減)

高仰止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