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个是铁元阻击战,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向志愿军后方进攻,当时我军粮弹用尽,幸亏阵线中出现一个缺口,第63军在铁原一带阻击到美军。美军用炮火把阵地炸成一片焦土,可志愿军毫无惧色,双方持续战斗50多天,志愿军土木工事挡住美军攻势,是美军伤亡1.1万余人。

美国如何真正认识的中国?3大战斗让他们刻骨铭心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不仅武器落后,还没有制空权,和美军相比,实力悬殊太大。可志愿军即便在饥饿、寒冷、疲劳的情况,还是和美军打的不相上下。美国如何真正认识的中国?3大战斗让他们刻骨铭心。

第一个是长津湖之战,1950年12月,志愿军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向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发起进攻。当时志愿军刚从国内到朝鲜,过冬的装准备不足,官兵穿着单衣,出现很多冻死事故,连粮食也没法保证。他们还是全歼美国的精锐部队“北极熊团”,并缴获团旗。


第二个是汉江南岸阻击战,1951年1月吗,志愿军第50军到西线阻击美军,掩护东线的主力军。志愿军在汉江南岸层层设防,和美军展开激烈战斗。美军用炮火把阵地炸成一片焦土,可志愿军毫无惧色,双方持续战斗50多天,志愿军土木工事挡住美军攻势,是美军伤亡1.1万余人。


美军在这次战争中付出的惨重代价,让美国国内出现反战浪潮,很多美国人不愿意和中国打仗。第三个是铁元阻击战,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向志愿军后方进攻,当时我军粮弹用尽,幸亏阵线中出现一个缺口,第63军在铁原一带阻击到美军。


63军的军长傅崇碧利用铁原地形,设计出一个以山头为支撑点式的防御阵地,美军进攻时要先清除侧面的威胁,每个山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傅崇碧的作战经验全是从国内战争中得到的,他没有进过专业的军事院校,连小学也没毕业。 傅崇碧和美军交手不久,迅速摸清美军的作战习惯,制定出让美军头疼的战斗策略。美军都吃惊的敢看,中国人反应太快了。朝鲜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美军写的回忆录里,记载了他们被志愿军作战能力的敬佩,一些人觉得,自己能活下来都是靠的运气。

素材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