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哈尔滨各防控卡点工作人员落实“哈九条”管控办法,强化了小区人员出入管控。中新社发 刘长山 摄)

4月24日,随着最后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武汉市实现重症病例清零。但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哈尔滨,形势却不容乐观。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通报,4月25日0-24时,黑龙江省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其中哈尔滨2例,牡丹江3例。哈尔滨新增2例均为哈医大一院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有知情人士向《中国慈善家》透露,哈尔滨现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6名,目前仍在全力抢救中。

院内感染

自4月9日起,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打破了该省29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的纪录。截至4月25日,哈尔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0例,其中包含多名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和哈医大一院的患者、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

根据《中国慈善家》此前的报道,3月29日的一场聚餐是造成此次聚集性疫情传播的关键节点,而未能杜绝的院内感染造成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4月23至24日,哈尔滨新增的4例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市二院和哈医大一院早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对此,哈尔滨卫健委出台规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流程及感染防控工作。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慈善家》,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该院在门诊设置了患者通道、急诊通道、医护通道,实现人群分流。候诊区地面上贴着间隔1.5米的标志,要求患者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还将发热门诊设置在单独的院区。

在哈尔滨儿童医院,门诊已全部实现网上分时段预约挂号,患者在就诊前15分钟可进入门诊楼。对符合入院条件的患者先收入院前观察病房,并在此进行肺CT、血常规、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为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全部实行一人一室封闭管理,同时对需要住院的危重症患儿、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预备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抢救独立单元。

目前,哈尔滨卫健委要求全市所有医院严格执行一名患者配备一名陪护人员的制度。

跨省传播

哈尔滨此次聚集性疫情还出现了跨市、跨省传播。

4月16日,辽宁省抚顺市新增1例确诊病例,为与哈尔滨87岁确诊病例陈某君同时期在哈医大一院住院的患者之女;4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通报了1例哈尔滨传入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的新增确诊病例;4月23日,大庆1例确诊病例为与陈某君在哈医大一院住院期间同楼层同病区住院患者姜某源的密切接触。这3例确诊病例都是已纳入集中医学观察的密接者。

另外,辽宁省人民医院医生李某去哈医大一院陪护孩子,未上报行程,导致省人民医院门诊被封。4月24日,辽宁省卫健委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网传医生确实存在瞒报行程行为,但并未确诊,医院门诊仍正常开放。

4月16日、17日,李某按照当地规定,接受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血清抗体IgM检测结果为阳性。

经专家会诊,李某虽然还不属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其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鉴于血清抗体IgM检测结果可疑阳性,需要进行14天隔离。

“目前哈尔滨市新冠肺炎病例在掌控范围之内,隔离观察的病人没有出现大面积确诊病例。”正在哈尔滨参与支援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潘频华告诉《中国慈善家》,这轮哈尔滨聚集性病例基本得到控制,仍可能有“漏网之鱼”,但都在可控范围。

而从全国来看,虽然局部时有新发病例,但专家认为疫情出现大范围“反扑”的可能性较小。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告诉《中国慈善家》,“按照中国目前的防控措施与形势,新冠病毒11月份再来一波的可能性我估计是很小的。”

管向东认为,接下来一方面要控制疫情反弹,另一方面要有序推进复工,但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地区,不能勉强开工。“比如,像哈尔滨出现疫情反弹,复工复产就要谨慎。”他强调,即便天气转热病毒传播大幅下降,防控也不能松懈。

“当气温达到30度以上,病毒的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对控制疫情也许有帮助,但我们不能指望靠天气来控制疫情,还是要大家一起遵守管控制度。”管向东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