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通常是溺水意外高發期,尤其對兒童而言。爲防範溺斃,家長除了叮囑孩子注意安全外,還能做些什麼?以下幾點你可能還不知道:

    溺水者通常靜止不動

    提到溺水,不少人聯想到電影電視中落水者奮力掙扎、大聲呼救的畫面。但據專家介紹,人在溺水時通常不會做出上述舉動,而是非常安靜,甚至靜止不動。

    致力於全球溺亡防範的非營利組織“無國界救生員”主管賈斯廷·桑佩什羅特說,溺水指人在被水淹沒時呼吸困難、身體無法獲得足夠氧氣的狀況。人體在沒入水中時會本能地屏住呼吸,多數人在這種情況持續30至60秒後失去意識。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兒科急診和傷害研究員馬克·宗弗裏洛說:“溺水通常發生得非常迅速和安靜。”

    正因爲如此,不少家長沒能及時發現孩子溺水。按照美國一家兒童醫生團體成員安娜·門登霍爾的說法,兒童溺水案例中,大約九成事發時家長在場但沒有及時發現。

    “離水”仍可能溺斃

    溺水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助,可能遭受大腦損傷甚至死亡。而那些被救上岸且仍意識清楚的溺水者中,部分仍然面臨生命危險。先來看發生在美國的兩個案例:

    2008年,男童約翰尼·傑克遜游泳時意外嚥下幾口水。他咳嗽了一陣,但看上去並無大礙。父母沒有在意,帶他上岸回家。幾小時後,他在睡夢中離開人世。

    2014年,男童羅寧在一場泳池聚會期間跌入泳池,大約20秒後被母親救起。他起初沒有表現出不適,只是受到驚嚇。當晚,他的血氧水平驟降,被緊急送往醫院。

    兩名男童遭遇的狀況通常稱爲“二次溺斃”或“延遲溺斃”。這種情況下,儘管溺水者已經出水,但由於少量水進入肺部,沖刷促使肺部吸收氧氣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人體在數小時至一天內逐漸缺氧。

    另一種離水後溺斃的狀況稱爲“乾性溺斃”。這種情況下,水沒有進入肺部,但導致喉部或聲帶痙攣,呼吸道閉塞。“乾性溺斃”通常發生在出水後數分鐘內,但也有一小部分發生在溺水後數小時內。

    “離水”後需引起警惕的症狀

    按照宗弗裏洛的說法,“延遲溺斃”和“乾性溺斃”發生幾率不高,在所有溺亡案例中所佔比例在1%到2%之間。而如果在溺水者上岸後數小時內密切觀察其可疑症狀,有助進一步降低危險發生可能。

    需要引起警惕的症狀包括:

    呼吸困難、咳嗽、胸痛或嘔吐。如果發現溺水者呼吸淺而急促、鼻孔外張、呼吸時肋間明顯擴大等,表明其呼吸困難,難以獲得足夠氧氣。

    極度疲憊。溺水者如果感到非常疲憊,可能是因爲大腦沒有足夠供氧。

    行爲異常,如在溺水後突然表現出煩躁、好爭好鬥等情緒。

    身體外表變化,如嘴脣青紫、皮膚蒼白等。

    專家建議,溺水後如果持續出現上述症狀且逐漸加重,應及時就醫。

    當然,家長最好能在意外發生前就採取措施,如培養孩子游泳技能、孩子戲水時近距離持續監護等。

    不同類型的溺水者搶救辦法

    一是對於清醒、有呼吸有脈搏的溺水者,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員或送醫院觀察。

    二是對於昏迷(呼叫無反應)、有呼吸有脈搏的溺水者:呼叫120,清理口鼻異物,穩定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密切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甦。

    三是對於昏迷、無呼吸但有脈搏的溺水者:類似“假死”狀態,患者喉痙攣,無呼吸,脈搏微弱瀕臨停止,此時僅僅給予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脈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強。恢復呼吸後,可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

    四是對於昏迷、無呼吸、無脈搏的溺水者:即刻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立即開始心肺復甦急救,不要去實施控水從而耽誤心肺復甦。切記同時呼叫120,並持續復甦至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