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连接着玩家情感的虚拟世界——《星战前夜:晨曦》 如果要为《星战前夜》(以下简称:EVE)贴一个标签,你会选择什么呢?

乍一看,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脑海中已经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太空星战”、“壮观”等多个字眼。但仔细想却发现,在这些字眼中,我们很难挑选出一个合适的词汇去形容它。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这些向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互联网原住民都犯起了选择困难症呢?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踏上探索EVE这片无尽星空的旅程。

1.在你面前的是“史上最伟大的网络游戏”

EVE是由冰岛CCP Games在2003年发售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故事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竭尽地球资源后,开始发动银河系殖民计划,并导致了后来银河系全面战争的爆发。几千年后,艾玛帝国、盖伦特联邦、加达里经济合众国、米玛塔尔共和国与朱庇特帝国这五大帝国以及部分小国,组成了银河系内的主要势力结构。玩家扮演着来自于这些银河系最强大国家的臣民,在宇宙中谱写着自己的英雄传说。

同时,它曾在欧美最著名游戏网站“MMORPG”中多次获得“世界最佳游戏”称号,并获得了包括GDC在内的众多世界游戏大奖。其中,它在2013年更是凭借着精妙绝伦的制作素质,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知名展馆收录,这也是游戏所能企及的最高荣誉之一。对于整个游戏行业来说,EVE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就是传奇。

从本质上来讲,EVE脱胎于1984年电子游戏《Elite》,它将该作中的任务、采矿、贸易以及与随机敌对NPC进行战斗这四大功能性玩法进行了深度凝练,同时结合《网络创世纪》中多人对话与PVP特色,最终形成独属于EVE自己复杂而又独特的多人游戏体验。

游戏内并没有过多明确的任务、成就、装备或其他导向去驱使玩家朝某个方向前进,玩家在游戏初期就有很高的自由度去选择自己想要获得的体验,同时利用与现实时间挂钩的成长体系,放大了玩家的选择对结果所造成的印象。

就如那句“选择成就了人类”所述,EVE用选择去成就了玩家的游戏体验。

2.没有什么比故事能够让人更好地了解EVE

好的游戏都有好的故事,而EVE从来不缺乏故事。甚至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正是由于游戏中那一个又一个或壮丽或平凡的玩家故事的存在,让看上去有些冰冷硬核的游戏充满了人性的味道。

Katia Sae是EVE外服的一名非常普通的玩家,没有公司(corporation),没有泰坦,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是一个年逾不惑的普通父亲,从事的也是与EVE浩瀚无垠的宇宙毫无关联的普通工作。但热爱,往往就会让人去尝试与他完全不相符的事物。当Katia第一次进入游戏,看到眼前深邃迷人的宇宙星系时,他知道,他要走遍这个世界。

EVE中存在着5201个独立的已知星系,星系间通过星门相互连接,玩家可以在短时间内乘坐飞船完成星系穿越。但在此之外,有2604个未知星系位于新伊甸虫洞空间内,没有特定位置,而虫洞仅能维持24小时且目的地完全随机。这场探索星系的旅程,变成了一场枯燥的时间之旅。不过Katia自己却乐得其中,每到一个新星系,都会认真地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这个星系的特点,整理成一份份探险日记。

既然是探险,那就注定了这场旅程会与惊险为伴。Katia在通过某个星系时,不幸卷入到了星系间的公会战争,唯一的逃生路径被其中一家公会团团包围。耐心在这个时刻,为Katia赢得了一线生机,他在苦等数天后终于找准时机,顺利地从中逃生。除此之外,还有星际海盗、战争狂人等等危险因素,在Katia“流浪宇宙”的生活中不时地进入或离开。

从迸发出想要探索宇宙的想法,到脚踩在EVE最后一块净土,Katia花去了整整十年。在很多人看来,探索星系最终所获的只是建立在游戏之上的冰冷数字,但对Katia来说,这段旅程不光是对他对浩瀚宇宙憧憬的实现,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检视。正如他最后在博客中所写道:“徘徊在群星之间,连我的灵魂也与它们同在。”

将目光切换到地球的另一端,2017年11月1日晚,EVE国服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太空葬礼,几百名玩家自发前来送别一位年仅19岁的玩家。这名游戏ID叫作“九尾白狐”的玩家,在几天前因为癌症不幸去世,没有人想到几天前还在游戏中为新人答疑解惑的他,会走得这样突然。

EVE的圈子相较其他游戏来说无疑要小许多,没过多久,玩家就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九尾白狐”去世的消息。惊讶、惋惜、悲痛以及继而产生出的哀悼情绪,让玩家决定在游戏中为他举办一次标准的送别仪式。活动当天,数百名形色各异的玩家齐聚在“九尾白狐”所在的星系,其中不乏曾经的对手,仇敌,甚至于AFK(离开游戏)数年的老玩家。他们同时点亮了游戏中用以引导友方旗舰降落的诱导立场,清空了航线上所有阻碍,然后自爆飞船,用这种游戏中的最高礼仪,去哀悼又一位EVER的彻底消失。

在漆黑迷幻的星空中,飞船自爆所产生的火光,让深邃的星空呈现出一种迷幻诱人的色彩,恍惚间很难辨别清这究竟是游戏还是现实。

对于“九尾白狐”来说,将游戏与现实划分开或许并不重要。在的EVE生涯里,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拉新上。这是一个细微、琐碎的日常工作,需要玩家在微博、贴吧、知乎等各个社交平台发帖,吸纳新人,并在新人进入游戏后答疑解惑,让其能够最快速地了解和融入游戏。而中国薄弱的硬核科幻基础,更是让之成为一项艰巨重任。

但“九尾白狐”却将这份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而变得专注,同时也是因为他将EVE看做成值得寄托情感的事物。这既是一个虚拟游戏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心灵港湾。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它比现实更加让人迷恋。

3.EVE,连接启动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你会为EVE贴上一个什么样的标签?”我觉得,是连接。

在EVE中,你想要成为什么完全由自己来决定,你可以选择成为打家劫舍的星际海盗,也可以成为独自冒险的宇宙游侠,还可以早早就加入星系联盟,成为一名为集体意志服务的风暴兵。游戏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会因此而变得非常明显,不像是其他MMORPG游戏中,玩家在一定时间段是处于数值、外观等参数相差无几的状态。这种设计,不光能让玩家在游戏中能够享受到高自由度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强化了个体在游戏中的重要性,加深玩家与游戏之间的连接作用,让玩家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游戏所施加的影响。

到了这个阶段,玩家的游戏重心就会发生变化,开始从自身的发展转向与其他玩家之间的交互沟通。公司或者联盟一方面需要随时拉拢新人玩家,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又要时刻与内部成员进行情感上的维系,防止来自外来和敌对势力的腐化。至于立志于成为独行侠的玩家,也需要寻找志同道合的玩家来避免自己受到攻击。

就像是很多EVER自嘲时所说的“大型网络聊天室”一样,很多玩家一上线就会不由自主地在闲聊吹水中度过一天。只不过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中所不同的是,因为EVE追根到底是个虚拟的游戏世界,所以玩家可以不受到外界利益的侵蚀而付出真实感情。这种情感上的付出让人与人、人与游戏之间的连接被不断强化,最终由这些玩家之间所连接的关系网,形成了另一个与现实所不同的虚拟社会。它有强权,它有阴影,但更多的,是玩家的真诚感情。

结语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EVE国服玩家都没能完整地体验到游戏最真实、最本源的乐趣。而现在,在万千舰长的期待下,由网易代理的《星战前夜:晨曦》将于4月27日正式公测,游戏在对既有内容进行全面优化的同时,加入了全新个人PVE副本——深渊空间,以及一大批新建筑、新舰船、新装备和附加功能,为玩家的游戏体验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游戏还扩充了原本游戏世界的故事线,将玩家与三神裔这个强大又冷酷的敌人之间的故事进一步展开。无论是新人还是资深玩家,都能在这个新伊甸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在这样一片浩瀚深邃的无尽星空下,开启一场充满激情与冒险的灵魂之旅,你愿意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