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易行

弘揚道統易學文化,傳播聖賢智慧,踐行中國式管理!

曾仕強:選擇即命運,一個字讓你如有神助!

所謂預測應該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加以預先的估計。既然屬於臆測和猜想,當然不一定正確。幾乎大多數的預測都有正反兩種不同的說法,令人覺得不知道要相信哪一種比較妥當,因而相當爲難。

其實,世間一切都有定數,預測只有靈不靈,哪裏有什麼測不準的道理?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未來既然是定數,當然可以精確地預測。只不過這種定數本身可能改變,所以預測之後,還有變更的可能。原來是預測之後發生變動,而不是預測不夠精準。這樣我們才明白爲什麼預測的時期,時期越短越正確?因爲短期內發生變化的程度比較小。爲什麼預的項目數量越大越正確?因爲彼此變動可能互相抵消或互補,爲什麼預測必須估計可能產生的誤差?因爲預測之後常常再起變化。西方人想到定數,大多認爲“一定”或“固定”,偏偏中國人把“定”界定爲“含有不一定的定”,也就是定中有不一定的部分,而不一定中,也有定的部分,這種“二合一”的觀念,在預測中充分發揮它的功能,其實我們在預測時能更能夠掌握到“變與不變”,“準或不準”的要旨,開展出一套別有風味的預測方法。

《中庸》說,至誠可以前知。一個人誠到極點就可以預測未來的事情。它指出:國家將要興盛的時候一定有吉祥的徵兆,國家就要滅亡的時候一定有兇禍的徵兆。我禍福將要來臨的時候,都能夠預先預知。這種至誠的人,有如神明一樣,預測未來十分精準。這就叫做未卜先知。

誠,一方面是完成自己人格的要件,另一方面也是萬世萬物運行的依據。中庸把“誠”當作宇宙全體,包含人和萬事萬物的本性。誠本來是自然運行的法則,叫做天之道。人以至誠來體認這種自然運行的法則,稱爲誠之,就成爲人之道。中庸認爲,看一個人對誠的表現如何,便能夠確定這個人的“吉凶”,而團體由多數個人構成,所以組成團體的個人對“誠”的表現如何。也可以決定這個團體的吉凶,這種至誠可以前知的道理,用今天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利用直覺也能夠精準預測未來。

重要是直覺也需要相當的開發和訓練,以期靈敏的由盡己之性,推及盡人之性,再擴展到盡物之性,因而發於隱微,卻能夠獲得很大的效果。

研究歷史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疑惑,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治國理政,勤儉勤勉,兢兢業業,算是一個非常英明的皇帝了,可是,爲什麼輕信讒言,殺了抗清重臣袁崇煥,致使清兵入關,葬送了大好江山,自己也羞愧自縊?你看,一個愚蠢的決策,毀掉了一個國家;你可能會說,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應該啊!因此,我們只能說,大概是老天在崇禎皇帝的腦子裏植入一個芯片,給他一個錯誤的指令,於是他就做了。

我曾經問過很多有很大成就的人,我說,有個問題我想請教你,你爲什麼能做這麼大事業,賺那麼多錢?他們大多都會回答說,我也不知道爲什麼賺這麼多錢,糊里糊塗就發財了。總之,不管做什麼,什麼成;如有神助一般,都是憑直覺做決策的,每次判斷都是正確的。

如有神助,厲害吧。

這樣你就知道,無論你做什麼事情,擺在我們面前永遠是兩扇門,一個叫作生門,一個叫作死門;如果你連走三次死門,你就完了;如果你連走三次生門,想不發達都難。這纔是真相!

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小事叫選擇,大事我們稱之爲決擇,所以,我們才說,選擇即命運。對於那些想都不想就做出判斷,而且百發百中,我們會豎起大拇指,說,真神!

然而,至誠如神的人,畢竟十分難得。一般人退而求其次,必須遵循“致曲之道”。致就是推廣、擴充的意思,曲指一端或一偏。致曲則是由一端推廣到全體,從一偏擴充到整全。孟子說,人有仁、義、禮、智四端,只要把這四端擴而充之,便足以保全四海。中庸說,曲能至誠。這一端,這一偏的誠,如果能夠推廣、擴充到全體、整全,就能夠有一部分的誠,推到至誠的境界,這種致曲之道,雖然沒有至誠如神那麼高明,但是人人都能做得到效果,遠比少數高明的人士要宏大的多。

以企業管理而言,我們已經知道經營效果的良窳(yǔ)(意:好壞、精粗),決定於“安股東、安員工、安顧客、安社會”四端。在做計劃的時候,能不能預測未來的發展,在這四端所產生的可能後果,來加以評量,就是致曲之道的運用。隨便想一想上述四個項目,卻一心意義追求眼前的利益,已經是不誠,當然不能夠充分掌握未來的變化。

凡事以誠心誠意來考慮股東安不安?員工安不安?顧客安不安,社會大衆安不安。那就是至誠,可以預測未來的變化,中庸指出,天地的道理非常簡單,那就是: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爲什麼能夠這樣?原因也很單純,即爲:誠一不二。不二便是單純。單純的誠怎麼能夠造成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的宇宙?我們從無窮的天體,不過是一點一點光亮所積累而成;博厚的大地,不過是一把一把泥土所積累而成;山由石塊所造成,海由水流所造成。不難了解真正的原因在於至誠無息。無息的意思,是綿延不斷,持續進展。管理者若能持續不斷。從不猶豫的以安股東、安員工、安顧客、安社會大衆爲念,日積月累,自然充滿了這些方面的經驗,就憑直覺,也能夠正確判斷可能產生的後果,即爲前知。所以中庸說,至誠之道永遠沒有間斷。因爲沒有間斷,才能持久。能夠長久地做下去,就可以在事物上得到徵驗。高明的直覺,其實是持續用心所累積的功力。

現在我們可以用客觀預測法,將目前的市場、技術的動向延展到未來。也可以用主觀預測法,根據現況,以自己的想象來開展未來。還有系統預測法,以投入和產出的分析,或者網狀的推展。《易經》占卜法也可以用來引發我們的直覺,獲得重要的參考指標。

不論採用哪一種預測方法,都需要誠心誠意。以期由致曲而至誠,來預先知悉未來的動向。這時候決策者的中和與否,就變得至關重要。中和指的決策者的情緒,相當穩定。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凡人皆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在還沒有發出來之前無有不善。一旦發出來,表現在外,呈現已髮狀態,那就可能善也可能不善。善的已髮狀態就叫做和。

我們可以把中節的已發,稱爲感受,而將不中節的已發叫做情緒。不過分激烈的喜怒哀樂,是一種感受;過分激烈的感受,即爲情緒。所以無過與不及,纔是發而中節。決策者當然有個人的喜怒哀樂,卻不應在計劃時表現的過與不及,以免不善的情緒影響到正確的預測。這你就知道,爲什麼很多平時非常聰明的人,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就是因爲當初那個不善的情緒和壞念頭影響了他的決策。

中庸的道理看起來十分簡單易懂,做起來非常不容易,因爲直覺是天生的,而應用知覺是後天人爲的,必須困而知之,才能越來越靈敏、準確。

直覺靈敏的人,最好能夠充實自己的學問,以增強前知的判斷力。中庸特別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個步驟。並且指出:弗能弗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不二法門。希望我們堅定“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決心,絕不能半途而廢,卻能夠“不見知而不悔”,也就是人不知而不慍,用心向前,卻沒有後顧之憂。後天的困學加上先天的直覺,不論運用什麼方法來預測未來,應該都可以達到至誠前知的效果。

曾仕強:選擇即命運,一個字讓你如有神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