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作爲覆蓋面積最大,連帶“經濟效益”最大的衛星軌道,地球靜止軌道(GEO)能容納人造衛星的總量十分有限。而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引力和偏差影響,運轉在地球靜止軌道上的人造衛星總是要用自身攜帶的燃料修正運行軌道。而這就意味着,若衛星自身攜帶的燃料耗盡,它就已經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太空垃圾。

而在近日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展出了靜止軌道衛星壽命問題的最新解決方案:一種能夠“接管”衛星軌道修正工作的“軌道延壽飛行器”。

圖爲軌道延壽飛行器的外觀想象和功能分佈圖

簡單來說,單就2017年而言,當年度在靜止軌道上就有19顆大型衛星面臨燃料耗盡的窘況。但是,即便燃料耗盡,這些人造衛星的電子設備等功能模塊也依舊能夠正常運行,須知發射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旅行者號”探測器迄今還能夠正常工作,靜止軌道衛星“超期服役”個三五年也不是什麼大新聞。

由此一來,中國航天此次推出的軌道延壽飛行器就派上了用場:它可以自主接近燃料即將耗盡的衛星並和它對接,從而成爲衛星的“軌道維持模塊”。

圖爲發射時摺疊的軌道延壽飛行器

確切來說,但凡人造衛星,都會有個和運載火箭對接的部分叫“星箭對接環”,而軌道延壽飛行器就能通過圖像識別接近並抓住這個對接環,和目標衛星“融爲一體”,繼而達到接管目標衛星軌道的作用。據測算,倘若目標衛星重量爲2500千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常見重量),這個自重僅600千克的軌道延壽飛行器能夠爲目標衛星延續五年的壽命。

圖爲將北斗系列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升空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而600千克是什麼概念呢?從中國現有最成熟的靜止軌道運載火箭主力,長征三號乙來看,該火箭一次能夠向地球靜止軌道發射6枚軌道延壽飛行器。而從商業角度來說,這即意味着一枚長征三號乙的運力即可使6顆造價昂貴的靜止軌道衛星“再用五年”。

事實上,軌道延壽飛行器更具備長期部署在閒置軌道上的能力,這意味着它可以“搭車”利用其它衛星的火箭一起發射,在需要使用時再前往目標軌道。

圖爲地球軌道上運轉的衛星示意圖

誠然,軌道延壽飛行器確實是民用爲主,商業導向的航天產品,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它的軍用價值也異常地高。想象一下,在戰爭開始的第一時間,若有大量軌道延壽飛行器部署在地球靜止軌道之外,那它們就能通過對接敵軍衛星,並將其拖離軌道的方式令其失去工作條件,繼而癱瘓敵軍的通信、態勢感知和地理定位等重要能力。換句話說,它就是徹頭徹尾的“衛星殲擊機”。

圖爲美國X-37B無人航天飛機

當然,作爲能夠重複使用的航天平臺,航天飛機確實要遠較軌道延壽飛行器更爲先進而靈活。但同樣的,軌道延壽飛行器的價格也要遠低於航天飛機,更適合大量部署。且在對地球靜止軌道的目標的威懾力上,它們二者基本相同。

更重要的是,若軌道延壽飛行器能形成完整的,從銷售到服務再到發射的產業鏈,那麼中國在各軌道上部署軌道延壽飛行器就是正當的民用行爲,完美避開了太空軍事化可能帶來的指責,這一點在美國致力於將太空軍事化的眼下也顯得非常關鍵。(利刃TONE)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