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妝臺思秋 饒寧新 - 中國古箏獨奏大師集

改琦(1773-1828)清代畫家。字伯韞,號香白,又號七薌、玉壺山人、玉壺外史、玉壺仙叟等。回族,先世本西域人,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華喦,喜用蘭葉描,仕女衣紋細秀,樹石背景簡逸,造型纖細,敷色清雅,創立了仕女畫新的體格,時人稱爲“改派”。

點擊回顧:

改琦仕女畫作欣賞

改琦白描《紅樓夢圖詠》

《元機詩意圖》 絹本設色,縱99釐米,橫32釐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改琦的仕女畫題材廣泛,既有現實生活中的閨閣,又有理想中的美人,他還傾心於表現歷史上有着不幸遭遇的下層女子,如西晉大官僚石崇的家妓綠珠、唐中期長安名妓薛濤、晚明秦淮名妓卞玉京等,以及此幅唐代女道士魚元機。

魚元機約生於844年,死時年僅27歲。原名玄機,清代時因避康熙玄燁的諱改玄機爲元機。她嫁人爲妾,因受原妻的妒忌,被迫出家。由於喜讀書,有才思,擅作詩,受到當時文人們的重視,溫庭筠等名家常與她作詩唱和。這幅作品畫的就是唐代魚元機的像。幅右上有款識:“元機詩意,秋室老人有此圖,今在蕘圃處。乙酉初夏,七薌改琦並記。”此圖爲改琦52歲時所作。畫中,元機倚坐展卷,姿容秀美,而單薄的體身和憔悴的面容隱隱流露出一絲憂鬱淒涼的情態。此圖無背景刻畫,人物用筆輕柔秀逸、婉轉工細,設色古雅素淨,營造出一種清淑靜逸的氛圍。

技法特點:

本幅作品用筆細秀纖麗,以淺淡的墨線勾勒出婉轉、工細的線條,並以淡彩在衣紋的勾線處罩染,使線條愈顯柔和淡潤。人物形象纖瘦柔弱,垂目低首,有病色之美,設色清雅,用色淺淡明快,畫面以冷色調爲主,素雅的設色構築出一種高雅的氛圍。

臨摹步驟解析

來源:《故宮畫譜 人物卷 仕女》,汪紋西編,故宮出版社2012年出版。

步驟一:

透稿後中墨勾線,畫頭髮時要特別注意排線,最好先在草紙上練習一下,注意畫衣紋時用線要流暢。

畫椅子時要注意觀察線條的轉折、曲直,注意起筆、收筆時頓挫及墨色濃淡的變化等。

步驟二:

墨染頭髮,用稍微重的墨色染頭髮,並渲染髮髻邊緣,不可着急一次上好色,要一遍一遍逐漸加深,直至染夠爲止。

以淡墨渲染領邊、袖口、腰帶及椅子。用淡墨罩染寬大襟衫及書。

領口、袖口及絲帶用淡曙紅打一遍底,再以淡朱砂平塗。用淡花青打底披帛、蔽膝。用藤黃加赭石加墨渲罩染椅子。

步驟三:

用淡赭石打底頭飾,再以赭石加藤黃平塗一下5用淡花青打底圓形飾物,再以白粉加石綠平塗。

用淡酞青藍、中白粉平塗披帛,尾部稍微渲染一下。蔽膝的藍色部分以花青加淡墨罩染。

步驟四:

用三綠加淡曙紅薄薄地平塗下臉部、手部一至二遍,曙紅渲染嘴脣。

用淡墨加花青退染寬大襟衫的衣紋,用淡墨渲染大口褲及書,用中白粉平塗領口、袖口。

用頭青加三青(頭青稍多,三青稍少)罩染披帛多遍,直至與原作相似。

用藤黃醒一下發釵、圓形頭飾的邊緣,用三綠和白色分別畫出頭飾裏面的部分。

步驟五:

整體調整一下五官顏色。用藤黃加赭石加白勾蔽膝好的花紋,局部加點石青色。最後整體調整,局部用色線復勾。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