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承德市圍場山灣子鄉山灣子村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九旬老人不幸因事故失去了生命。事故現場沒有視頻監控,沒有目擊證人。老人身上除頭部損傷身上再無其他外傷,不可能是車輛刮蹭所致。這一場“離奇的交通事故”疑點重重,然而當民警抽絲撥繭鎖定嫌疑人,他的身份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事故突發九旬老人喪命

10月26日17時30分左右,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公安局接到一男子報警。“我爸好像被人撞了,在山灣子鄉山灣子村路段,肇事者跑了,我們已經把他送到山灣子衛生院了。”

男子說,自己是家裏的二兒子,父親被撞後是大哥先發現的。“大哥在下班途中發現我爸倒在路邊,懷疑是被過往車輛撞倒的,就打電話給我讓我報警。”

男子所說的事故發生地點距縣城有大約60公里的路程,圍場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在趕往事發現場的途中,收到了老人救治無效死亡的消息。

到達事故現場後,民警立即進行勘查,只見路邊有一灘血跡,並沒有發現車輛碰撞的碎片和痕跡。“由於這段村路沒有監控,也沒有目擊證人在場,我們就開始在附近尋找民用監控器。”圍場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中隊隊長張志華說。

經過一路尋找,民警終於發現了三個民用監控器,但是三個監控器不是損壞了就是畫面模糊,民警只好對視頻監控反覆觀看、整理,並對過往車輛特徵以及順序進行排查記錄。

案件離奇線索拼湊鎖定嫌疑人

與此同時民警兵分幾路,其中一路走訪周邊住戶,尋找可能知道相關情況的目擊證人,另一路對死者屍體進行檢查。

“我們沒找到目擊證人,但在對屍體進行檢查時,發現死者除頭部損傷較重外,身體表面並沒有其他損傷。我們與法醫在屍檢現場探討分析了一番,這種頭部損傷是在懸空、有落差的情況下造成的,排除死者在自己行走過程中摔倒的可能;另外,死者體表無外傷,可排除車輛刮撞的可能。”張志華說。

老人既不像自己摔傷,又不像被車輛刮撞傷,這一場“離奇的交通事故”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

隨後民警迅速在全縣範圍內走訪排查發生事故時的過往車輛。在排查過程中,三十幾輛過往嫌疑車輛均無任何痕跡和破損位置。雖然看似毫無收穫,但是排查過程中兩位車主的話卻道出了關鍵線索。

一位車主說,在行車過程中曾見到老人獨自走在路邊。

另一位車主說,在事發路段曾看到一人躺在地上,旁邊還有另一個人,地上有一輛倒着的摩托車。

有了線索,民警迅速對視頻監控再次進行查看,發現目擊者開車經過後,老人的大兒子騎着摩托車由東向西行駛而去。

除頭部外無外傷,懸空、有落差的情況,老人大兒子的摩托車……線索一點點拼湊在一起,民警根據多方面證據大膽假設,老人真的是被車撞後喪命的嗎?一個猜想浮現在民警腦海中。

“我們已經查清真相了,你們先給老人辦後事吧。”事故發生兩天後,民警將調查到的一些信息告訴了家屬。

父親摔傷怕被埋怨親兒子決定隱瞞

聽到民警說真相已經查明,大兒子終於沉不住氣了,他告訴家人,父親並不是被車撞了,而是從自己的摩托車上摔下來的。

事發當天,老人正沿路邊散步,大兒子騎着摩托車經過,老人便坐上了摩托車與兒子一起回家。不料沒行駛多久,因爲駕駛不慎摩托車向一邊歪倒,倆人都從車上跌落下來,一個磕青了眼眶,另一個頭部受到重傷。

看到老父親受傷嚴重,大兒子慌了,他怕自己會因此被家人埋怨。但是很快他就平靜下來,開着摩托車返回家中將摩托車藏起來,又戴了副眼鏡來掩蓋磕青的眼眶,隨後返回了事發現場,撥通弟弟的電話說:“爸好像被車撞了,你趕緊報警……”

10月29日,老人的大兒子主動向公安機關供述了自己肇事逃逸的事實。

至此,這場“離奇的交通事故”真相大白。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張曲波 通訊員譚曉明

■編輯/趙琳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