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 “萬里茶道” 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我市5處文化遺產點被初步納入申遺規劃,即張家口堡、 大境門、 宣化古城、 雞鳴驛城、 察哈爾都統署舊址。本次“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涉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8省(區),共推薦申報文化遺產點45處,其中河北段的張家口堡、大境門、雞鳴驛城、宣化古城、察哈爾都統署舊址等5處入選。

編者按: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着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 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 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 遺留在古道上的文化遺產卻日漸清晰起來。 日前, “萬里茶道” 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我市5處文化遺產點被初步納入申遺規劃,即張家口堡、 大境門、 宣化古城、 雞鳴驛城、 察哈爾都統署舊址。 這條古道上展示的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既是我們張家口人引以爲豪的歷史, 同樣也是需要我們傳承下去的地域文化精神。

“萬里茶道”中轉站

如果說“萬里茶道”是繼絲綢之路後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聞名遐邇的“世紀動脈”,那麼張家口在這條茶葉之路上則佔據着重要地位。從福建到恰克圖這條約有一萬里地的茶葉之路上,張家口是北方一個重要中轉站。

19世紀中期,出福建運茶葉到張家口不止一條路線。大量的貨物運到張家口後,轉駝隊繼續北上,一路走軍臺30站轉北行14站到庫倫,距京約有4000餘里;一路由庫倫北行11站至恰克圖,約有800餘里,這就是張庫大道。

張庫大道有多長說法不一,最短也有4500裏。這條大道開始修建是爲了加強和蒙古的聯繫,之後便由於商務的需要而再向北延伸到恰克圖。

在清代通往西北地區的三條商道中,張庫大道最爲穩定。張庫大道地處中、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帶,一百多年以來,經過綿延不斷的貿易,張庫大道和張家口相輔相攜共同發展起來。清代西北地區商人在政府所設蒙古臺站基礎上開闢了多倫諾爾、歸化和張家口三個方向通往西北的商路,在這三條商路中張家口方向這條最爲穩定。到清代中俄貿易期間,張庫大道的地位愈顯突出。同治年間,俄國把定點貿易變爲販運貿易,於是有了中俄陸路通商章程,清政府允准俄國商人直接到中國內地去採購茶葉,並且把它們運回恰克圖,越來越多的俄國商人經張家口去到福建等地。根據檔案,同治三年(1864年)2月到8月僅僅半年之內,經過張家口往恰克圖轉運的俄國茶商有20人次,運磚茶2764箱,計184200斤;白毫茶1740箱,計133083斤。

古道悠悠,茶香縷縷,神奇的“東方樹葉”,經張庫大道走向世界。本次“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涉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8省(區),共推薦申報文化遺產點45處,其中河北段的張家口堡、大境門、雞鳴驛城、宣化古城、察哈爾都統署舊址等5處入選。對於我市5處被初步納入申遺規劃,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館員李現雲認爲,從地理位置上看,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爲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也是平原、山地運輸向草原、荒漠運輸的轉換節點;處在中、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前沿地帶的張家口,見證了17世紀末至20世紀初跨區域的中俄茶葉商貿體系、運行模式和商人羣體生活方式,對沿線地區經貿發展的促進和多元文化的交融,發揮着尤爲重要的作用。

張家口張庫大道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劉振瑛認爲,歷史上的“萬里茶道”是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互相交往的大通道,張庫大道不僅承擔起了經濟交往的責任,還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張庫大道有效支撐了“萬里茶道”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此次張家口5處文化遺產點申遺,不僅表達了張家口的開放意識,也彰顯了張家口的開放傳統。

大境門前覓古今

如果把張家口歷史比作一座石碑,那麼 “武”文化是這座石碑的底座,碑身塗抹的則是 “商”文化色彩。上百年來,張家口一直是軍事要塞,隨着張庫大道的興盛,又迅速成爲一座商業重鎮,大境門就是這座城市歷史滄桑、演化的代表。

大境門是因邊地貿易需要而開築的,是張庫大道的起點,是 ‘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交通設施,更是北出長城,通往俄、蒙商道的重要地標。從清順治元年開始,在茶葉運輸和蒙漢互市中, 大境門發揮了重要作用, 見證了漢、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及萬里茶道貿易在中國北方要塞的興衰歷程。

在距大境門約百米遠的地方,沿臺階下行,萬里長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道門———小境門便呈現眼前,既低又窄的門洞中,兩道深深的車轍印清晰可辦,當年多少裝載茶葉、皮毛的牛車碾過,才趟出這樣一條深切的路。

大境門外有一條被羣山夾歭的溝谷,叫西溝,曾經的西溝,溝壑縱橫,商號一家連着一家,這條溝坡陡谷深,承載着張庫大道起點的 “商”文化,見證了張庫大道曾經的繁榮。現在西溝的路,已經修爲一條景區線路,走下公路,雙腳踩在路旁凹凸不平的河灘上,耳中傳來的是遁跡了近一個世紀的牛車碾過軲轆聲。

如今大境門,過去的票號、洋行、來遠堡城等得以修復重建,站在大境門前,彷彿時光倒流。每逢到此,人們腦海中都會呈現:坐在老倌車上,從西溝出發,登旱淖壩,向北進入蒙古高原,然後經庫倫 (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恰克圖 (今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恰克圖市)進入俄羅斯,並沿貝加爾湖西去,直抵歐洲各國……

因商而興堡子裏

堡子裏,一座方方正正的城,“因武而成,因商而興”,是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源地,如今這個以“武城”名冠北疆的軍堡,成了張家口的根,在這個城中之城,留存至今的四合院、商號、票號、錢莊等舊建築,無不與“商”文化相關聯。

張家口堡始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長城防線上的一個軍事城堡。而後張庫大道的興盛使得它成爲一個豪商巨賈、金融票號、商家店鋪聚集之處。由軍事城堡轉爲商業城鎮,展現了“萬里茶道”對沿線城鎮功能轉變的巨大推動作用。

張家口堡裏最開始分爲上堡(來遠堡),下堡(堡子裏),隨着張庫大道的興盛,上下堡相向發展連成一片。清政府爲支持張庫大道運輸,修建了京張鐵路,張家口步入近代城市行列。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以行業、商號等命名的毛毛匠巷、草廠巷、東駝號等街道無不和張庫大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走進堡子裏,這裏少了一些喧囂,多了幾許安詳。斑駁的窄巷、青色的石板、茂盛的老樹…無不折射出歲月的留痕。 來自各地的攝影愛好者鑽街穿巷,用鏡頭捕捉薄暮中的古老建築。東門大街上,歐式、東洋式的古老建築不時撲入眼簾。

在錦泉興巷, 普通百姓住着的一條僻靜小巷裏,竟有張庫大道時的三家票號和銀號……

張庫商道興盛時,商賈在堡子裏東門外的市場上購置土地,大興土木,建成繁華的商業街———武城街。如今的這條街市仍然是城市的商業中心,林立的商店,熙來攘往的人羣,其繁華可見一斑。在南面的步行街上,更加時尚,時空彷彿轉換成另一種步調,呈現出現代城市的氣息。

宣化古城由軍轉商

宣化古城,在“萬里茶道”的推動下,由軍鎮向商貿城鎮成功轉變。

宣化城是我國北方歷史上重要的古城之一,它地處西北山盆地中的宣化盆地北部,城池面積9.7平方公里,位於陰山山脈東端,滔滔洋河之畔。

雄偉的古城牆綿延數里、輪廓清晰、城樓高聳,明代擴建的宣化城內保存着衆多的文物古蹟,古樓閣、古寺廟、古街道、古民居比比皆是,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公佈爲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宣化古城內拱極樓上的碑文,至今還記載着當年往來俄羅斯的商人終年不斷。凝視着宣化古城清遠樓下青石板上的深深車轍,記載着當時“茶馬古道”從這裏走過。

宣化古城牆作爲歷史文化遺產,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得到來自各方面的保護和維修。1988年國家文物局和省市、區地方政府共同投資重修了昌平門及拱極樓,2006年以來,又投入了上億元資金修復了北城牆、西城牆,重建了大新門、高遠門和城樓、角樓,修復城牆超過總長度的一半,有效地保護了這一歷史遺蹟。

宣化古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祖先留給後世子孫引以爲榮的驕傲,是研究我國古代城池建造、發展、功能及作用的實物資料,它和現存的許多文物古蹟一起日益煥發出新的光彩。

古驛站雞鳴驛

作爲一條輻射性、帶動性極強的商路,“萬里茶道”和許多功能性很強的配套設施相聯,雞鳴驛的興盛就與“萬里茶道”息息相關。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佔地22000平方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着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依照“三橫兩縱”的主要道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重要的建築多數沿頭道街、西街和東街展開。

雞鳴驛始建於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開闢驛站,設置“站赤”(即驛站)。至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雞鳴驛擴建爲宣化府進京師的第一大站。明成化八年(1472年),雞鳴驛站建土垣,隆慶四年(1570年),磚修城池。全城周長233米,牆高12米,在東、西城牆偏南處設東、西兩座城門,門額分別爲“雞鳴山驛”、“氣衝斗牛”。門臺上築兩層越樓,上面城牆均築戰臺。北城牆中部築玉皇閣樓,南城牆中部築壽星閣樓,兩座閣樓遙相呼應。城下的東、西馬道爲驛馬進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宮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清乾隆三年(1738年),爲加強驛城的防禦,對城垣進行了全面維修,並在城東南角城牆上築角樓魁星閣一座,爲防止山洪浸侵,又於城東築護城壩一道。直至1913年,北洋政府宣佈“裁汰驛站,開辦郵政”,雞鳴驛這座古驛站才完成了它的歷史重任。

管理機構察哈爾都統署

察哈爾都統署是清政府對北部邊疆和對蒙俄茶葉貿易的管理機構,“萬里茶道”興盛時期,任何商隊、商人沒有察哈爾都統署頒發的信票不允許出關經商。

察哈爾都統署又稱德王府,位於明德北街57號,是我市唯一保存較爲完整的清代官衙建築,也是清代在全國設置的三處都統署中唯一倖存的建築物。

察哈爾都統,設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皇帝特簡(選拔),爲獨當一面的封疆大臣。察哈爾都統署始建於乾隆二十七年,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羣,分管察哈爾八旗四牧羣旗民的民政、刑名、錢糧、捕盜之事,因民人不多,故不設府、州、縣。察哈爾統署作爲軍事、政治活動中心,至清末先後有78任都統入主。

察哈爾都統署爲清代一品衙署建築規制,原分中、東、西三路,總面積達萬餘平方米。現東西兩路建築所存無幾,僅存中路建築南北長133米,東西寬50米,佔地面積約6670平方米,大小房間73間。整體建築四進院落,建築佈局,中軸對稱,規制嚴謹;前後空間,高低錯落,曲線優美;功能分佈,前朝後寢,尊卑有序;庭院縱深,莊重威儀,禮制森嚴。

察哈爾都統署舊址建築的木製結構,基本保持我國傳統建築的做法,但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修過程中,也做了些許修改,如大堂、二門窗均爲民國時期新式門窗風格。察哈爾都統署舊址作爲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是長城大境門文化的體現和見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