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夫妻吵架對寶寶的傷害你遠遠想不到



年輕的爸爸媽媽有時候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在寶寶面前吵架,這樣做對寶寶有很大的危害。研究發現,夫妻之間經常吵架,寶寶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高達32%,並且父母爭吵比離異帶給寶寶的傷害更大,而且這種傷害像是種慢性病,病程長又難治好。以下這些危害,很多父母都想不到。

寶寶情緒受到強烈衝擊

爸爸媽媽在寶寶面前吵架,會給寶寶情緒造成強烈衝擊,嚇到寶寶,並使他們出現強烈的恐懼心理,嚴重時還會產生焦慮、悲傷、無助等消極體驗。

寶寶缺乏安全感

寶寶需要爸爸媽媽的細心呵護。爸爸媽媽在寶寶面前吵架,容易讓寶寶覺得“爸爸媽媽不要我了,他們會分開”,從而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影響寶寶今後的心理健康。

影響寶寶個性發展

爸爸媽媽在寶寶面前吵架,容易使寶寶的性格變得具有攻擊性,甚至發生扭曲,如爲人刻薄、愛挑剔、脾氣暴躁,或者性格內向、壓抑、容易退縮等,影響日後的生活和工作。

寶寶陷入人際交往障礙

如果爸爸媽媽經常在寶寶面前吵架,容易導致寶寶變得自卑,與人交往時往往不自信、不主動,從而陷入人際交往障礙。

爲了寶寶的心理健康,請爸爸媽媽們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寶寶面前吵架。萬一吵架時不小心被寶寶聽到或者看到,應該如何補救呢?

給寶寶一個擁抱

吵完架後,千萬別忘記安慰一下受了驚嚇的寶寶,如通過肢體語言(擁抱或親吻)向寶寶表示父母是愛他的。

當着寶寶的面和好

明確無誤地向寶寶表明,吵架的事情已經過去,然後進一步向寶寶解釋:“剛纔爸爸媽媽吵架是因爲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的意見,寶寶不用擔心,爸爸媽媽剛纔都太生氣了,所以說話很大聲,但爸爸媽媽都很愛這個家,很愛你。以後爸爸媽媽會注意不吵架了,請你幫忙監督爸爸媽媽,好嗎?”讓寶寶明白吵架不是由他而起,大人吵架並不是很適當的溝通方式。

鼓勵寶寶把當時的感受說出來

如果寶寶說害怕,要弄明白具體怕的是什麼,是父母當時的高聲喊叫,還是怕父母不要自己了。然後向寶寶解釋,說明爸爸媽媽當時是一時衝動,沒有控制自己等等。寶寶儘管對這些解釋有點似懂非懂,但是看到爸爸媽媽平心靜氣地講話,自然也會平靜許多。

TIPS:事後補救做得再好,總歸是已經有了傷害。因此,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還需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吵架,至少不在寶寶面前吵架,讓寶寶生活在有安全感的溫暖的家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