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家娃上課是否認真聽講?老師:打開鉛筆盒,取出橡皮…

想要知道孩子在學校裏

上課是否認真,

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是什麼?

直接問孩子?

向老師打聽?

還是最後看考試成績?

有老師提出:都不對!

最快速準確的方法是

看!橡!皮!

聽說,

有很多老師的朋友圈

被這些內容刷屏了

很多家長都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上課認不認真。本人從事教育一線工作多年,所得一條重要定律,可以幫助你清楚明白瞭解孩子的上課情況,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操作步驟如下:

打開鉛筆盒,取出橡皮。

圖一:不開小差,認真聽講,好好寫字。

圖二:偶爾無聊,開開小差。

圖三:經常走神,容易分心。

圖四:整節課都沒好好聽。

如圖五所示,打開鉛筆盒,連橡皮都找不到的,呵呵~

此內容一出,就在老師和家長的朋友圈裏刷屏。

由於沒有原圖,怕大家看不清楚,小編找了幾塊橡皮來模擬配圖中的五種情況——

圖一,不開小差,認真聽講,好好寫字。

這塊橡皮,形狀規整,表面平滑,沒有任何被掰斷、摳挖、塗抹的痕跡,一看就是由小主人細心呵護使用。除了平時做作業,上課時想必都乖乖躺在鉛筆盒裏,安靜地看着小主人認真聽課。

圖二,偶爾無聊,開開小差。

相比其他,圖二也算是一塊“漂亮”的橡皮。小主人還有點“強迫症”,平時上課偶爾開小差搓橡皮玩,把邊緣搓得圓圓潤潤以後,再心滿意足地繼續聽課。

圖三,經常走神,容易分心。

這位學生很喜歡拿橡皮開小差,手裏握着橡皮就忍不住開始“蹂躪”,結果一不小心攔腰截斷,好好一塊橡皮被掰成好幾份,上課質量也大打折扣。

圖四,整節課都沒好好聽。

模擬圖四的情況時,小編都忍不住心疼手裏的新橡皮,又是“殘缺”又是“毀容”。小主人整節課也沒做別的事,光是在玩橡皮:先用筆把橡皮點成“麻子臉”,搓幾下摳幾下,用力過度不小心掰斷,全班最慘的橡皮就是它了……

圖五:???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通常會怒吼一句:又把橡皮弄丟了?!你怎麼不把自己弄丟,啊?!

橡皮作爲鉛筆盒裏的必備文具,兼具實用性、柔韌性與美觀度,是學生上課開小差“必備良品”。用橡皮來判斷學生上課情況,不得不說是有道理的。

某公辦小學的龐老師也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張截圖,下面的評論有不少家長留言,都說試了一下發現挺準的。

“低年級的孩子上課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不光是玩橡皮,只要是擺在桌面上的,他們都可以玩起來。尺子、鉛筆都是開小差常玩的東西。只是橡皮磨損比較明顯,容易看得出來。”龐老師說,“除了橡皮,家長還可以看看孩子的作業本和課本,是否有塗鴉,也能快速判斷孩子上課是否專心。”

杭州長江實驗小學的陳老師也認爲,用橡皮判斷開小差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因爲孩子上課時開小差,主要就是在玩桌上的文具。“最多的就是鉛筆、尺子、橡皮,有些男孩子會用它們做成飛機、蹺蹺板,女孩就喜歡玩橡皮屑。”

針對上課玩文具,陳老師在班裏立了一個規矩:上課時如果不用寫作業,就把文具都收進抽屜,手放到桌上。“桌面上沒有東西能玩了,學生就不容易分心,上課開小差的現象減少了很多。”

也有老師認爲這個說法過於絕對,杭州賣魚橋小學的戚老師認爲,“這其實有一定道理,但還是調侃爲主,不能單憑橡皮受損程度來確定孩子開小差程度。家長快速瞭解孩子在校情況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就是跟老師溝通,打電話、當面聊都可以。”

來源:升學寶(ID: shengxuebao00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